
時間:2016-02-19 10:34
商務部數據顯示,自2月7日至13日,春節黃金周期間,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7540億元,比去年春節黃金周增長11.2%。
(2012年至2015年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春節黃金周期間銷售統計)
今年春節零售市場“返青”,銷售數據穩中有升,是自2011年零售企業增速首次好轉。較上一年同比變動幅度從-2.3%提升到0.2%,銷售額增加了760億。
雖說此次春節銷售數據不是那么“綠”,但是否真表示2016年實體商業的路會變得好走,仍是吉兇難料。
西部地區成為提振銷售主力軍
按照經濟區域劃分,我國東北地區、東部地區、中部地區增長幅度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銷售額持續增長。黑龍江銷售增速10.5%,下滑2.3個百分點;遼寧銷售增速為9.2%,4個百分點;江蘇銷售增速為9.3%,下滑0.29%,河北、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增速也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山西、江西、安徽、河南、湖南湖北等中部地區均呈現下滑狀態,其中江西地區零售企業銷售額出現負增長情況。
而西部地區多省市出現不同幅度的提升,成為2016年拉動零售、餐飲企業春節黃金周銷售額的主力軍。內蒙古地區,商貿流通企業實現銷售額738億元,較2015年同期增長29.26%。四川、重慶春節期間銷售同比增長了11%、12.6%,2015年同期三省市的銷售同比增長分別為10%、12.6%。
在西部地區非省會城市銷售增長較快。如:四川內江、眉山、南充、廣元、自貢、雅安、 攀枝花市納入監測的重點商貿流通企業同比分別增長18%、15%、13.5%、11.5%、10%、3.2%、1.8%;甘肅張掖、定西增長速度分別是10%、9.2%。
一線城市及省會城市實體零售仍唱悲歌
與去年春節銷售增速未實現提升相比,今年北京春節黃金周120家重點商貿服務企業銷售額為55.3億,同比增長7.7%,增速下滑0.8%。
杭州務委監測的49家商貿服務企業,春節期間累計實現銷售54.2億元,比去年同比下降3.2%。
其中11家商場,春節期間累計銷售3.05億元,同比下降6.2%。業內人士分析,這與作為杭州傳統商業的重要企業春節放假不無關系。春節期間,銀泰旗下的所有百貨商場放假2.5天;杭州大廈、百貨大樓、解百等商場也相應縮短了營業時間。
而對世紀聯華、物美、樂購、華潤萬家、家樂福、歐尚等超市杭州門店監測發現,春節期間銷售1.07億,銷售下降3.1%。
上海地區的355家企業,14天銷售90億,增速下滑4.4%。從百貨、購物中心、標準超市、大賣場、便利店、菜場、專業專賣等7個主要業態情況看,除百貨、標準超市業態銷售額略有下降外,其余5個主要業態營業額均實現同比增長,其中,購物中心、便利店和專業專賣營業額實現兩位數增長。
廣州地區2015年同比為-11.26%,今年則實現開門紅,135家商業服務企業,實現26.5億的銷售,同比呈兩位數字增長。廣州市商務委統計結果顯示,電商為其銷售增長的重要原因。
據國家郵政局網站消息,春節期間,全網快遞業務總量超過1000萬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約25%。進一步證實電商在春節期間發揮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