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6-04-05 10:27
面臨飛速變化的消費時代,置身互聯網大潮的席卷之下,廣大零售企業在轉型之路上逆風而行。在國家商務部的大力支持及廣大零售企業的熱情參與下,3月31日,第14屆中國百貨業高峰論壇圓滿落下帷幕。作為零售領域中最具權威性的行業交流活動,中國百貨業高峰論壇在風云激蕩的零售變革時期承載著獨特的價值和使命。
一年一度的中國百貨業高峰論壇由中國百貨商業協會主辦,本屆論壇以“聚焦零售產業升級”為主題,圍繞中國經濟新常態下市場環境和消費行為深刻變化的趨勢,立足行業發展全局,探討零售產業升級路徑,展開全產業鏈的思想碰撞與方法探求。
第14屆中國百貨業高峰論壇現場
視野
在30日的論壇年會上,商務部領導針對當前流通業發展所面臨的新形勢、新趨勢、新態勢給出政策性指導和建議。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兼新聞發言人姚景源先生圍繞十三五規劃對未來經濟發展走勢及對消費領域的影響發表高見。中韓于2015年簽訂《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副社長鄭光泳先生就韓國市場特點與優秀產品、如何推進中韓企業共同發展、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從中起到的作用,這三部分進行了分享。意大利SCP商業咨詢管理公司Roberto Zardon先生,在論壇年會上特別表示“中國和意大利都身處全球化商業機制中,轉型是持續的。幾年來,西方國家百貨店和購物中心的人流和交易量都有所下降,而互聯網的交易額不斷增加。要打開新局面,可以從兩方面入手:第一種方式是改變現有商業模式的結構,例如引進快時尚。第二種方式是精準的找到消費者訴求,挖掘消費者真正需求的商品。”來自德國的捷孚凱基金會董事副總經理諾思安先生建議,由于消費者逐漸變得更明智更活躍,廠商和零售商需要重新考慮他們的商業模式,克服創新商業模式的盲目性,重新規劃零售業的未來,諾思安先生在論壇上表示,零售業目前的商業模式是由廠商提供產品,由零售企業賣給消費者。對一些產品而言,這種商業模式將不復存在,最終還是要以消費者為核心。
十三五規劃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 姚景源
GfK 基金會董事副總經理 諾思安博士
意大利SCP ITALIA CEO Roberto Zardon
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副社長及中國地區本部長 鄭光泳
分享
31日上午,中國百貨商業協會和香港馮氏集團利豐研究中心共同撰寫的《2015年中國百貨行業發展報告》,由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會長楚修齊先生發布。“2015年,全國百貨零售業整體發展平穩,行業規模不斷擴大。但受困于消費疲軟,運營成本上升,以及電商沖擊等因素,全行業增長速度繼續回落,企業經營業績持續下滑。”在高峰論壇上,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會長楚修齊表示,受整體市場環境影響,中國百貨業的下滑態勢超過其他業態,行業下行壓力繼續加大。未來,百貨業發展的趨勢是:1、回歸零售本質,以消費者為中心,商品為本,服務至上;2、向供應鏈上游延伸,進一步轉變經營模式;3、擁抱互聯網,打造智慧型商業;4、協同多業態發展,實現業態迭代升級。
本屆CEO論壇,圍繞“聚焦零售產業升級”這一主題。來自正佳企業集團、上海新世界、茵曼、北京物美商業集團、和橋機構等風云企業的領軍人物進行探討。正佳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謝萌先生分享表示:我們需要的是改變消費者的生活方式,為消費者帶來快樂,將商業和文化相融合,商業模式的改變,促進了新的價值創造。上海新世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上海新世界城副總經理姚璐女士就“商旅文聯動發展,引領時尚消費”做出核心分享。和橋機構總括戰略顧問好見豐先生以“科學運營決定商業成敗”為題,表示商業設施運營管理需要人、物、策三方面協同發展,從提高組織管理,培養人才和待客能力,到經營理念,品牌選擇,以及市場營銷和數據分析,這些環境必不可少。茵曼品牌創始人、匯美集團董事長方建華先生,就“品牌全渠道時代的商業邏輯思維”展開分享,重新定義了消費趨勢:提倡個性化、性價比和興趣。將商業零售模式帶入到經營中,從賣貨到經營人的轉變,形成人,貨,場的新商業閉環。北京物美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蒙進暹先生表示由于零售業被迫轉型,現階段零售不僅要具有社會生活屬性,還要融入體驗部分,究竟是繼續聯營還是買手制或是其他模式,都還需要摸索和實踐,最重要的還是在自己的商圈范圍內做好自己的品質、服務、把符合自己定位的東西傳達出去。
中國百貨業商業協會會長 楚修齊
正佳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 謝萌
上海新世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上海新世界城副總經理 姚璐
和橋機構總括戰略顧問 好見豐
茵曼品牌創始人、匯美集團董事長 方建華
北京物美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蒙進暹
智慧
30日論壇下午舉辦的三場平行分論壇把握行業發展脈動,針對當前行業發展現實問題,分別以“供應鏈優化與協同”、“聚客有道”、“連接、DT與智慧—互聯網+商業的認識、創新與實踐” 等議題進行深度的專業性探討。
分論壇1:供應鏈優化與協同
分論壇2:聚客有道
分論壇3:連接、DT與智慧—互聯網+商業的認識、創新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