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7-04-11 11:11
“聚變與巨變”是中國百貨零售業所處的時代背景,“變”勢在必行,誰在變?變什么?如何變?可以概括為第15屆中國百貨業高峰論壇需要縱深討論的關鍵詞。本次高峰論壇邀請了來自法國、荷蘭、臺灣等地的營銷界、時尚界大咖,從不同視角打開零售的新路徑。同時,從解讀國家政策,前瞻零售潮流,分享創新案例等方面,為百貨同仁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持。而如何以消費升級的視角把握行業未來的走勢? 如何從供給端的改變,跟隨供應鏈的軌跡思考業態的持續迭代?未來零售的新價值將在哪里產生……這些問題都將在本屆論壇的頭腦風暴中找到答案。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范君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副會長
北京愛慕內衣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榮明
消費者消費模式的巨大變化,讓百貨零售的客戶端進行了重新思考。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鄭文司長為百貨零售企業的未來提出了指導性的建議。鄭司長在會上提到,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已然全面升級,消費者對消費體驗的要求升級了,傳統的消費形式正在轉變;共享經濟將成為未來零售發展的趨勢。因此,對百貨零售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堅持以消費需求為中心;堅持以技術創新為引領;堅持以融合協同為方向,以提高零售業發展的質量。尼爾森(中國)零售商研究部的唐東總監在論壇上為與會者深入地分析了當下消費者的消費模式。盡管宏觀經濟增長放緩,但是消費者的意愿是不斷增長的,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外出消費,以餐飲業態為首選,其次是服飾業態。可見,消費者在享受生活,熱愛生活的同時,對生活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百貨店能夠及時滿足消費者的升級需求,以增加消費者對百貨店的忠誠度。
▲第15屆中國百貨業高峰論壇會場 ▲尼爾森(中國)零售商研究部高級總監 唐東
“新零售”作為熱門話題被頻頻提起,而要談論新零售,依然需要建立在傳統零售的基礎之上來討論,而新時代對傳統零售的轉型升級又提出了新要求。 較之購物中心的穩健升溫,百貨店大幅下降的業績不得不做一下自檢。利標品牌的中國執行副總裁 Marco Hamers 為我們提出了新思路,作為百貨店最直接導向性因素的消費者,能夠得到他們的青睞,才是百貨店轉型的目標。
▲利標品牌中國執行副總裁 Marco Hamers ▲亞太體驗營銷合作促進會首席顧問 David Pan
目前,中國百貨店除去一些根本性問題外,一些外延性問題,是可以通過改變而得到提升的:優化店鋪形象,以吸引目標客群的眼球;優化產品品牌結構,重視主流客群大量消費的潮流品牌及快時尚品牌;各個端口優化結合,使供應鏈和商品流動的環節上做出快速反應;簡化品牌方與貨店方的合作方式,優化渠道店鋪;積極促銷,有效制定市場推廣計劃。與此同時,亞太體驗營銷合作促進會的首席顧問 David Pan先生,更是肯定了在新零售的轉型路上,實體零售的重要性。他認為,無論多么成功的線上零售巨頭,都需要近距離的了解消費者的需求,都需要更多地進入消費者的生活,確切地了解消費者需要的消費模式和消費產品。但是,我們的腳步不能停滯不前,如果能夠將智能設備充分地運用到零售端,那將是一個雙贏的結合。
▲巴黎家具與室內用品展創始人、 ▲王府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周晴
巴黎“誰是下一個”時裝展及第一等級配飾展CEO Etienne Cochet
一年一度的百貨高峰論壇上,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楚修齊會長都會為我們帶來上一年的行業發展報告。2016年的行業報告中,綜合了行業宏觀數據,并通過對85家中國典型百貨企業的報表進行分析和訪談,就中國百貨業的整體經營和運行情況進行分析,以期同百貨從業者共同探討中國百貨行業轉的發展發向。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會長 楚修齊
中國傳統百貨業已然進入了轉型的深水區,新一輪的淘汰,調整和重組悄然啟動。百貨業如何把握住“新零售”帶來的機遇,如何破局創新,探索出屬于自己企業的新路徑,是中國百貨商業協會致力于為百貨從業者所作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