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9-03-29 12:46
2019年3月28日,由中國百貨商業協會主辦的第十七屆中國百貨零售業年會暨商業創新峰會將在北京萬達文華酒店召開,《新零售百科》作為特約媒體參加會議。
大會邀請了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司長鄭文就推動零售業加快創新發展的政策進行解讀。鄭司長結合消費市場的新變化,對零售業的轉型創新提出政策性指導和建議。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原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就當前中國經濟形勢進行分析與展望。
來自銀泰、合生商業、東百、波司登、利群、步步高、中糧置地、派沃等60余位來自海內外流通界、消費領域的重量級人物構成了本次論壇的演講陣容,來自全國各地及海外的千位零售商、品牌商、零售服務商高層參加了會議。
1
中 國 零 售 業 發 展
已 經 進 入 創 新 變 革 關 鍵 時 期
鄭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司長
近年來零售創新發展邁出了新的步伐。從去年到現在,整個零售行業發生比較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零售市場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總體增速繼續保持國際領先。2018年全國商品零售總額達到了38萬億元,同比增長了9%,從增速上看,雖然說比以前有所回落,但是和其他國家相比,我們還是處于領先的水平。
第二是零售業態結構不斷優化。便利型業態發展加快;綜合型的業態也保持穩定增長;在線的零售繼續高速發展,2018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2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例達到18%。
第三是融合發展日益加深,線上線下進一步深度融合。在線零售商加快拓展線下業務,大力布局社區超市,生鮮超市、便利店,小型業態也加快了上線銷售的步伐。就2018年來看,連鎖便利店企業開展線上業務的門店已經超過了70%。
下一步要進行的工作:推動零售轉型升級,促進城市消費。
第一加快推動步行街改造提升。目前我國經營面積在兩萬平方米以上的步行街有2100多條,這些步行街還存在著環境不夠好,檔次不夠高,功能不完善,特色不突出等問題。去年我們啟動了步行街的改造提升試點,確定王府井步行街等11條首批步行街的改造提升試點。今年我們將繼續推進這些步行街能夠不斷地改善硬件環境,同時也引進國際優質高端品牌,引導步行街內的企業探索新業態、新模式,提高智慧化水平,提升商品的品質和服務的功能。
第二大力發展品牌連鎖便利店,打造便民消費載體。近幾年,我國的便利店增速一直處于零售業態之首,但仍然著布局不合理、品牌化、連鎖化程度不高等問題。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政策和制度環境,推動優化便利店布局,擴大品牌連鎖便利店的覆蓋范圍。
第三著力構建城鄉高效配送體系,打通消費最后一公里。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推進物流的降低增效,為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促進零售的轉型升級創造條件。
2
加 速 經 濟 轉 型 升 級
推 進 高 質 量 發 展
2018年,中國經濟遇到的是諸多內外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外部來講矛盾是中美貿易戰、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逆全球化的思潮泛濫。內部我們叫做三期疊加,就是增長速度換檔期,結構調整陣痛期,以往刺激經濟增長負作用的消化期。
去年中國經濟增長是6.6%,中國經濟總量達到90萬億人民幣,總理講,我們一方面是穩中有進,另外一方面我們還是要看到穩中有變,變中有憂,中國經濟下行的壓力在加大。
把握中國宏觀經濟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看:
一個從生產角度看,在2018年第四季度我們中國工業增長速度只有5.7%,是2008、2009世界金融危機以來最低點。
從需求角度看,投資當中有三大塊,基礎設施投資、工業投資和房地產,其中塊頭最大的基礎設施投資2018年的增長只有3.8%,2017年是19%,再往前都是30%左右。
所以我們可以從生產和需求兩個角度來看中國經濟存在下行的壓力。
這次總理報告明確的講,說現在第一位的任務是把自己事情辦好,就是轉型升級,讓中國經濟由過去的高速度增長占向高質量發展。過去中國經濟高增長更多靠三個大量投入:資本投入、資源投入和勞動力投入?,F在發生變化了,我們還想過去那樣過多追求GDP,追求高速度,我們中國經濟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不但得不到緩解,相反還會加劇,我們一定要由高速度走向高質量,什么是高質量發展,我講四條:
第一條是創新,只有創新才能實現百貨業的高質量發展。
第二是綠色發展,讓我們大家吃的放心,穿的舒心。
第三是開放,我們一定要推動全球化,推動開放。
第四是高質量發展應當是以民生改善,以老百姓獲得感為根本目標的發展才是高質量發展。
3
國 際 時 尚 零 售 的 發 展 趨 勢
Helen Lambert,法國蘭博國際零售咨詢公司 CEO
蘭博國際零售咨詢在歐洲擁有40年的從業經驗,客戶包括美國的尼曼百貨,迪拜購物中心,中國的SKP等品牌。公司見證了零售行業的歷史發展和趨勢,也熟知百貨公司應當如何面對如今充滿挑戰的零售時代。
首先,百貨商場面臨著不斷在改變的消費者價值觀,必須努力創造與之匹配的文化,更多要銷售情感,來替代傳統的百貨銷售模式。零售關鍵的是提供具有情感記憶的購買,與顧客建立牢固的聯系。
客戶體驗讓店鋪成為一個充滿奇跡的地方,如今通過獨特的產品策劃,獨特的商店規劃和娛樂趨勢,建設餐飲、酒吧以及體驗課程等吸引客戶,通過商店中的獨家商品以及快閃店的概念,吸引顧客進行實體購物替代在線購物,在線平臺只是一個引客流進實體店的策略。
此外,社群體驗是百貨公司自身適應社區的想法,也可以成為商店個性的關鍵方面,社區會成為西方百貨關注的一個角度。
另外,品牌主導百貨,今天的品牌不像五年前一定需要百貨商場,而百貨商場必須適應這些品牌的特性,并提出與該品牌戰略目標一致的活動與娛樂方案建議。
然后,對西方客戶而言,最終的奢侈品是對健康的投資。百貨商場將繼續推動這一趨勢,從純粹的百貨商場擴展到其他健康和健身領域,蘭博國際預測,對健康的關注日益增加意味著維生素、保健藥物等將來會越來越多的用于健康。
比如在倫敦的藍鳥商店開設了有關維生素飲品的酒吧。英國塞爾福里奇百貨里面新建了一個拳擊臺,客戶可以在商店預定拳擊訓練課程。店鋪將繼續將健身、桑拿、美發融于設計中。
最后,高級手工藝和定制化元素在百貨商場舉辦活動中越來越受歡迎,例如皮革定制等活動。
為什么客流和生意在銀泰店里都恢復上升?現在在銀泰店里逛店的人有90%是通過手機最后完成的所有的交易鏈路,這個數字還在上升。在互聯網和實體商業之間巨大的區別是,以前每單交易的付款就是結束,但是互聯網每一單交易恰巧是下一單交易的開始,顧客就跟你建立了一個雙向聯系。
銀泰現在努力做的是用大數據去重構人貨場,其實人貨場只是代表了所謂的零售環節里面的一些要素,要用十年、二十年的維度去看這些零售要素。十年以后,有哪些零售要素還依然會存在,請把它抽離出來做數字化,然后再把它重構到一起成為一條鏈路。重構過以后的這些要素一定會組成一個高效的鏈路。
今后所有的企業,都會基于云,銀泰今年已經可以把核心業務全部云化了,可以取消了前置機,顧客可以順利地在異地退換貨;可以處理比原來本地服務的時候差不多十倍左右的交易規模。當然,跟顧客溝通的渠道也會發生顯著的變化,以前只有說臨柜了你才服務我,現在通過手機APP可以服務,有三分之一的顧客是在家里打開喵街以后再來線下,同時因為銀泰跟淘寶、天貓、支付寶打通了,所以淘寶11億的活躍用戶就變成了潛在客人。
所謂的百貨店的摩爾化,或者購物中心百貨化是偽命題。百貨店就應該做的更加百貨,購物中心就應該做的更加購物中心,而不是把它變成一個餐飲樓。所謂的體驗是偽需求,顧客來你的店是為了買到貨的,在買到貨的時候再有所謂的吃喝體驗那是對的,百貨店里的咖啡廳不是用來引流的,是去那歇腳的。
5
國 內 百 貨 業 的 現 狀、痛 點、趨 勢
楚修齊,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會長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在會上發布了《2018-2019中國百貨零售業發展報告》,協會會長楚修齊在現場總結了當前國內百貨業發展的現狀痛點及未來趨勢。
《報告》顯示,從統計的90家百貨企業情況來看,銷售總額增長4.2%,利潤總額增長6.4%,主營業務利潤增長5.7%。費用總額下降3.7%,利潤總額增長6.4%,凈資產增長7.5%,從業人員下降3.1%。
從2018年的銷售增長情況來看,消費升級比較明顯,智慧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服務消費成為新的消費增長亮點,服務消費已經達到48%。
近兩年來,百貨零售業的發展具有六大特點:
1、線上線下融合初見成效。線上線下融合是零售業發展趨勢,也是行業共識,百貨行業的的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經歷的過程是,從PC電商,到O2O,又到移動電商,再到社交電商。
2、企業并購重組持續深化。2018、2019年大的企業并購案有20多例,百貨占了一半,比較典型的像銀泰收購西安開元,廣百和友誼合并,首旅整合王府井,蘇寧易購收購萬達百貨。需要擴大規模增強市場競爭力,所以需要并購重組;需要渠道上游延伸,很多著名的百貨公司都在和品牌商進行深度聯合。
3、自采自應模式深入探索。擴大自營雖是眾心所向,大勢所趨,但行業也面臨著資金庫存在壓力,存在著一定的風險,現有的資源怎么去整合利用,百貨店、品牌商、競銷商的利益再分配如何解決,如何打破現有的分銷體系帶來價格上的實惠,這些都是非常嚴峻的課題。
4、集合店呈現多元化發展。集合店的價值是在聚客、提效,經營模式與自采自營相結合,采取合伙人制,成為獨立業務線條,獨立拓展開店。
5、IP、文化和體驗成聚客利器。上海第一百貨設置了突出老上海元素的“大戲院、梧桐、弄堂、夜上海”四大主題;銀泰聯手國漫IP打造商業合作平臺,共同打造動漫商場;K11和SKP通過充滿文化和藝術氣息的設計陳列,成為消費者的打卡地。
6、技術助力會員營銷。百貨企業現在通過技術基本上可以實現數據采集、會員激活喚醒,客戶標簽、標準營銷等一系列動作。
此外,百貨業當前發展要應對五大痛點:轉型遇到瓶頸阻力;轉型、創新帶來陣痛;成本壓力繼續提升;商品價格缺乏競爭力;核心能力提升仍需時日。
最后,行業發展的趨勢和方向包含五個方面:總體發展持續向好;百貨渠道下沉;技術與百貨零售業需求緊密結合,全面助推新百貨業態;95、00后消費逐步增加;M型消費是趨勢。
6
以 平 臺 化 思 維 創 新 空 間 運 營
王海燕,合生商業集團商業事業部副總經理
合生在做商業地產、購物中心,綜合體方面的心得和感受,有以下四點:
第一個必須以空間經營為核心,把整個購物中心看做一個整體空間,為這個空間里注入更多元素,能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和增加商業溢價。在朝陽合生匯,也就是合生匯產品線2.0體系的時候,首先在B1和B2層打造兩萬平米的主題街區,街區內都是連通的,里面有將近兩百個租戶,兩萬平米就有更多的可能性。在五層,有一個5000平米的室內公共空間,從去年年初跟騰訊一起組織電競的比賽,到我們7、8月份做了大的IP,到年底這一個空間一年已經給我們這個項目掙了1800萬的收入。
第二條是必須擁抱科技。去年7、8月份合生匯在戀物街推出了智能無人售賣系統,電子價簽、IFID,都在這條街區做了整個45天的運轉,最終五層零售坪效已經突破2000塊錢一平米。去年年底,推出了自有品牌禾棠,依托合生通APP和會員,打通線上和線下,快速周轉商品給到顧客更多新鮮的選擇。
第三就是看投資回報,說白了就是必須要掙錢,由這個評判商業運營項目是否在良性運轉,是否給股東很好的打分的標準。2016年,合生配合北京市政府改造了南三環大紅門批發市場,經過七個月的改造,2016年年底開業了,通過這兩年多運營,目前來講整體的項目經營收入提高兩倍。
還有一點是深刻理解零售特質。一定要平臺化,千萬不要看一個項目,也不要看眼前一點點利益,一定要打開你的格局,打開你的思路。很多IP未必適合你的商業經營和運作,一定要形成自有IP。通過自有IP的輸出、復制和改變,提升品質和服務,最終達成商業地產資產升值。
7
未 來 商 業 偏 向 文 娛 化
臧濤,派沃(中國)商業設計機構執行董事
新零售無非是站在技術的翅膀上,站在互聯網的翅膀上,讓企業更了解消費者,從主動提供商品到主動研究消費者所需要的商品。
很多企業經營者都是60后、50后,而消費者17-31歲占到70%以上,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所以80后和90后也成為消費主力,所以企業不一定真的了解消費者。
下一代的百貨企業,非主流已經變成主流,大悅城是典型的非主流,跟其他購物中心不一樣,消費階層、定位標簽更清晰,對于消費者的生活方式更理解,提供了更多文娛化的生活方式。
未來是一個人貨場重構的時代,事實上生活模式的文娛化推動了商業的文娛化。未來人貨場的重構一定是基于消費階層固化的生活方式的演變。
未來商業的文娛化分兩個層面,第一內容文娛化,第二場景文娛化。內容的文娛化是兩類,一類是新功能的疊加,原來的商場可能只有賣貨,現在增加了寵物樂園、專業醫院、培訓機構、技術場館、酒吧等等;另一類是傳統內容的升級,像蔦屋書店、蔦屋家電、巧克力共和國,本身是賣商品的,但是為了讓商品增加隨機消費,甚至增加很多品牌文化的植入,進行了場景升級。
場景的娛樂化體現在,建筑變成地標性的設計才具有獨有魅力的吸引力,還可以把建筑賦予一定的靈魂,比如文化IP植入。此外,主題化、公園化的商業空間氛圍,未來也會讓商業項目脫穎而出。高科技的植入,科技體驗也是增加賣場文娛化必不可少的工具。
8
顛 覆 傳 統 ,用 內 容 驅 動 + 體 驗 驅 動 +
營 銷 驅 動 打 造 有 生 命 力 的 商 業 體
袁幸福,東百商業執行總裁
所有零售人特別是從事百貨的零售人,都遇到的共性問題是什么?
顧客消費體驗不佳,空間有限,硬件老化,動線固化,除了商品還是商品,最關鍵商品五年、十年都沒有什么大的變化,可能五年傳統百貨商品更換率不超過20%,所以顧客看到永遠是老面孔,沒有創新,沒有新意。同時,品牌方向渠道方轉變,削減百貨業的渠道話語權。
今天消費者變化太快了,已經超出了零售經營者的想象。第一個影響力是電商教育下的便捷式的消費需求,這是80后、90后最典型的特性。第二個是消費者分級化,跟中國的資產分配有關聯。第三個消費理念的質變,從普通的老百姓到中產階級,他們都向往美好生活的場景。
內容驅動加體驗驅動加營銷驅動,是整個東百中心的規劃。通過市場調研以后,把老百貨的傳統標簽徹底顛覆掉,把東百中心定位成時尚商業體。因為綜合體驗還不錯,一共有18萬方,地處整個城市中心,可以覆蓋整個福州或者福州周邊,所以把它定位成一個強客群的商業體。
重新規劃后的東百中心,從以前469個品牌擴容到673個品牌,重復力進行大力改進,這里面因為增加很多體驗性業態,所以零售業比例在大量下降。引進了很多首進福建省的品牌,還有2個全國首進,64個福建省首進,總共622個品牌。其中奈雪是去年9月底開業,他對于這個店的期望值沒那么高,沒想到奈雪開進去以后,到今天為止是全國銷售額第一,超過了300萬。
化妝品在東百中心的定位是第一核心競爭品。福建省的化妝品做的非常差,整個福建省在2017年賣出的化妝品的總額不如五廣。東百大概首進了28個品牌,2018年整個化妝品銷售25個億,同比增長276%,今年預計化妝品業績是做到近6個億。
2018年整個東百中心調完了以后,銷售規模到了20個億,客流3000萬。在東百中心從商品體驗性業態到娛樂配套體驗性業態都有,做了一個觀景臺,是整個福州唯一的五A級景區,在那里提供了很多望遠鏡等配套的東西。在空間打造上,做了一個疊水廣場,有兩個體驗性的中庭。
東百營銷的核心目的是讓標簽更清晰,東百想做出90后、00后對東百標簽的認知,比如針對C館打造出來冠軍街,希望這條街進來所有品牌都能成為冠軍。C區里面進來了很多福建省首進,還有一個全國首進。2017年的元宵節,東百跟政府聯合做了一個封街活動,從下午的六點鐘開始封街,當天晚上的客流超過了100萬。
2018年東百中心全年的VIP的納新11.86萬,VIP年齡下降了三歲。這11.86萬里面,有70%、80%以上的85后、90后。VIP人均消費8731,2018年VIP新客消費頻次2.29次,不是很高的一個值。說明東百的新客年齡跟忠誠度還不高,這是需要東百在未來經營里面要做的事情,是整個VIP從年齡結構到消費能力,以及消費頻次的基本訴求。
說的容易,做到難,要有實際落地內容的支撐,和團隊不斷自我變革和超越的認知。
活動預告
2019中國零售業會員營銷大會
5.29-31 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