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8-25 11:22
5月7日,在中國百貨商業協會于上海舉辦的“中國化妝品實體渠道經營創新大會”上,協會與GfK聯合發布了《2021化妝品行業百貨渠道復盤及趨勢報告》。
目前,中國化妝品市場正在顯現出強大的增長潛力,而不同終端渠道的增長潛力差異較大,百貨店作為中高端化妝品的主渠道,化妝品正在成為其當家品類,雖然該品類在百貨店總體經營面積中占比不大,但銷售占比突出,業績貢獻明顯,為此,眾多百貨店正在以化妝品為突破口,帶動企業整體經營提升。近兩年協會關注到這種趨勢,并一直在推動化妝品經營的交流與分享。
協會認為,化妝品在百貨渠道快速增長,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1. 消費有需求
首先是升級需求。對消費升級、降級、分級的討論很多,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化妝品類上,消費肯定是升級的,特別是近年對中高端化妝品需求明顯提升。在京東報告中認為,“95后”高端品牌消費增長最為顯著。16-25歲年輕消費者對高端品牌、高價格商品的接受度越來越高,消費貢獻逐年增強。
其次是體驗需求。這是線上和其它渠道不具備、無法取代的重要因素,對于化妝品的消費,消費者更喜歡百貨店中化妝品柜臺的氛圍,更看重現場觸摸、聞香、試用的體驗,再加上BA(美容顧問)豐富的化妝品知識和銷售技巧,這都是消費者所希望的服務。
除了傳統的化妝品售賣方式外,有的百貨店還增加了體驗和增值服務,例如開辟美容坊,邀約會員體驗1對1服務;推出了小班教學,教消費者如何化出當季熱門妝容;聯合品牌推出美容體驗中心,提供面部及身體護理服務等。
2. 百貨店優勢
首先,時尚是百貨的核心要素。無論定位于哪個消費層級的百貨、無論在什么區位的百貨,沒有時尚,賣場就會變得平淡無比,所謂“無時尚不百貨”。化妝品是重要的時尚品類,以年輕人為主的化妝品消費人群更是時尚的主流消費者,因此,抓化妝品實現一舉多得:增加了門店的時尚性、吸引了時尚消費者、關聯了其它時尚消費。
其次,百貨具有較強的品類組合能力。百貨在體驗元素上,比購物中心差距較大,但在招商管理、品類組合能力、品牌商管理上,具有比購物中心更強的優勢,這也正是有人提出“購物中心百貨化”的原因。
另外,百貨大多處于城市中心或區域商業中心,優勢的地段對化妝品牌具有吸引力,加上一定的招商政策組合,甚至是“舍得孩子套住狼”的魄力,一般能夠吸引中高端品牌的入駐。
3. 競爭有差異
盡管電商的化妝品銷售也在大幅提升,但相對來說,電商渠道、大賣場超市渠道的化妝品更多是大眾化和價格帶偏低的化妝品。中高端則主要集中在百貨渠道。
在陳列方面,百貨店的化妝品通過設立專柜品牌形象,有獨立的美容顧問。在大賣場超市渠道,品牌陳列無明顯分隔,一般沒有品牌專有的美容顧問。
購物中心更多關注體驗要素的集合,注重吃喝玩樂購同步,因此也就缺乏對特定商品的組合能力,特別是化妝品,做得好的購物中心鳳毛麟角。
4. 疫情因素
受疫情影響,原來發生在境外的一部分高端消費留在了國內,高端化妝品是其中重要的部分。
GfK是全球領先的市場研究咨詢公司,對化妝品行業的監測始于2003年,聚焦護膚和彩妝兩大類,細分到33個小類,數據監測網絡覆蓋線下51個主要城市的百貨和購物中心渠道,并定期產出月度銷售的POS數據,為實體渠道洞悉市場變化,調整經營策略提供依據和參考。2020年,在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大盤整體下滑的背景下,化妝品行業仍快速增長,總零售額同比增長了9.5%。
面對疫情之后巨變的化妝品市場,線下渠道銷售何去何從成為行業內倍受關注的話題,《2021化妝品行業百貨渠道復盤及趨勢報告》根據GfK51城市百貨渠道化妝品數據調查,從渠道、品牌、產品等三方面分析化妝品線下渠道的復蘇軌跡和未來走勢。
渠道方面 2020年遭遇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化妝品行業如同過山車一般,經歷起伏后平穩前行,那么,2020全年全國化妝品零售經營狀況分為幾個階段?整體增速走勢如何?化妝品在傳統百貨與的購物中心的渠道布局有哪些變化?不同區域和不同城市級別的表現差異與潛力何在?
品牌方面 “消費升級”如何成為彩妝護膚市場線下渠道銷售的主要增長引擎,高端品牌在不同級別城市的市場份額和增速有哪些變化,又怎樣深耕線下市場?百貨渠道中的歐美品牌和日韓品牌有哪些新的表現?國際品牌與本土品牌如何博弈?
產品方面 在“消費升級”中哪些高階產品表現激進,銷售上漲明顯,均價提升快速?哪些產品擔當市場主力軍,成為亮眼品種?哪些產品季節性需求旺盛,熱度大增?基于GfK在全國51個城市百貨渠道化妝品經營數據監測調查,報告將從以上三個方面剖析化妝品行業全局的熱點趨勢,幫助發現市場增長新發力點,助力線下渠道贏得發展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