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6-02-22 13:24
葉國富,1977年生于湖北十堰,賽曼基金創始人、分利寶創始人、名創優品全球聯合創始人、缺錢么創始人、知名天使投資人,連續創業者,轉型實戰者,目前賽曼基金投資包含了名創優品、分利寶、必奢、百利家等眾多知名品牌。
以下由葉國富董事長集團年會講話全文匯總而成:
我剛才從后面走過來,突然想到一個事情,一個公司的年會從賓館到體育館,是一個不可小覷的飛躍。能完成這個飛躍的,能在體育館開年會的企業,目前在中國寥寥無幾,在廣州就更少了。從“賓館”到“體育館”,名稱上雖只差一個字,但我和我們的團隊艱辛地走了十年,甚至超過十年。今天,我們集團能濟濟一堂,在此相聚,這是非常值得自豪和慶賀的。
在體育館開年會,我認為要滿足幾個條件,第一要人多;第二要有實力;第三還要舍得花錢。滿足這幾個條件在體育館開年會的,對任何一個公司都是一個跨越。我想今天這個年會,對賽曼,對我們團隊,對我來講,都是新的開始。
大家看大屏幕上這張照片,能不能找到你認識的人?這張照片是前幾天13日在杭州一個內部交流會后的大合影,站在我后面的是馬云,還有史玉柱、馮侖。
為什么我能參加這個會議?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剛剛過去的2015。
2015的冷與熱
2015,我認為可以概括為兩個字,“冷”和“熱”。我能參加杭州的圓桌會議,我認為跟這個有關系。什么是冷?當然是指外部的經濟環境非常冷。什么是熱?當然是指我們名創優品、我們賽曼控股集團很熱。正是這一冷一熱巨大的“溫差”,讓我們集團瞬間在中國強勢亮相,亮瞎了很多人的眼睛。不少的專家學者、媒體記者都想采訪我們,想報道我們,想了解我們,想搞清楚:為什么外面那么“冷”的情況下,你為什么不冷,甚至熱火朝天?
我們來看看2015年發生了些什么事情。股災,半年時間18次千股跌停,是中國股市有史以來最厲害的一次;全國工廠倒閉約787000家,外貿整體崩塌;互聯網恐慌,99%的電商不賺錢,只有1%的電商靠賣假貨賺錢,太可怕了!雙11賣了900多億,傳聞后來退了很多貨,具體的金額我不知道,也不方便講。窺一斑而見全豹,觀滴水可知滄海,2015年,全球經濟進入前所未有的寒冬。
反觀我們的內部環境,2015年名創優品1100家,銷售額突破50億。昨天跟前天,我們團隊做了一個有趣的探討:今天在全球,能兩年時間在全世界開1100家店,銷售額突破50億,第三年的目標是100億,且同時滿足銷售規模、店鋪數和區域三個維度的,目前在全球沒有第二家,沒有第二個團隊。而創造這種奇跡的就是在座的各位,我想這里應該有掌聲,這掌聲獻給值得自豪的我們自己,我也代表集團謝謝你們!
2015,外面很冷,我們很熱!
不過,問題來了,熱會發生什么情況?一旦過熱,就容易浮躁,一浮躁就容易目空一切,以為老子天下第一。我也看到我們團隊很浮躁,14號我跟我們1000多名店長講,我說你們是幸運的,你們能走到今天坐下來開這個會,你們是無比的幸運,有多少店長、區域經理甚至我們個別高管無比的浮躁,已經掉隊了。那天會議上,我向店長和區域經理提出了幾個問題:你們認為這個行業好做嗎?他們說行業不好做;你們認為名創優品好做嗎?他們說好做。
我們的店長和區域經理,很多是從服裝行業過來的,還有的是從很大牌的服裝品牌企業過來的。很多很有名的服裝品牌在頂級的購物中心,一個月才做20萬的業績,我們隨便一個購物中心的店鋪業績都是70萬,80萬,過 100萬很正常。
今天,我開誠布公地告訴大家這個行業很不好做。名創優品這個模式,表面上看很簡單,但是背后很復雜。去年冒出很多競爭對手,今年,死得差不多了,明年一定會死掉更多。這個行業非常不好做,這個行業要么是壟斷巨頭,要么什么都不是,是個零和游戲。這個行業永遠沒有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
因此,我們的團隊,特別是名創優品的經理、店長,一定要看清這個形勢,千萬不要浮躁。否則這個浮躁會害你自己。我講過,名創優品是這兩年來在全球非常罕見的案例。不管是優衣庫、阿迪達斯、耐克等都做不到兩年在全球開1100家店,甚至連蘋果都做不到。但我們這個團隊做到了,這就是我們的底氣。
2015外部的環境很冷,我們很熱,但我希望不要因為我們自己的熱讓大家誤以為經濟環境很好,外面很好,大家都好,這個世界很好。
我們每個人都要有危機感,切記,我們好并不代表外面好,我希望外面都好,但是現實就是現實,外面依然很冷。我們的團隊一定要高度警惕,不要因為我們好,就認為外部的環境好,我再重復這句話,千萬不要有這種想法,認為經濟環境好了,一切都好做了,外部環境依然很冷。我們要時刻保持一顆清醒的大腦,戒驕戒躁,踏實前行。
走出去,引進來
2015的冷和熱都已經過去,即將發生的2016,我認為第一步是“走出去,引進來”。
2016,集團的目標確立為“管理年”、“業績年”和“國際年”。告訴各位,名創優品2016在中國的布局,不會像剛進入的那兩年那么瘋狂了。過去是打江山插紅旗的時代,我們必須通過這種手段和我們品牌的強大進行強勢壓制,現在基本做到了,我看到今年很多模仿我們的品牌一個個在關店。2016,我們會適度控制市場規模,控制店鋪拓展速度,但是要做好管理,要通過內部的控制和精細化管理來提高名創優品的單店業績。這就是我對名創優品2016年中國市場的規劃和戰略。大家一定要記住,是“管理年”、“業績年”,要通過精細化管理,來提升我們店鋪的業績。
“國際年”,就是要走出去。2015年我們在新加坡、在迪拜開了幾個店,我認為遠遠不夠,2016年再加快一點。但主要的精力依然放在國內,要提升業績,加強管理。
我們每年的戰略和策略都不一樣。2014、2015是“開店年”,2016是“管理年”,“業績年”和“國際年”,然后“走出去引進來”。2016年我們會引進很多,比如說必奢、萬達·195全球購跨境進口商品城等項目。
大消費,大金融
什么叫大消費?我們很多項目都可歸結為消費行業。眾所周知,過去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是投資、外貿和消費。投資,又叫“鐵公雞”,是指鐵路,機場基礎設施,高速公路,還有國道等。外貿,即出口。今天,很遺憾地告訴大家,這兩架馬車都熄火了,只剩消費了。在美國,消費占了GDP三分之二以上,而我們中國,消費占不到30%,所以從中央到地方政策,未來要拉動經濟增長,拉動就業,唯一的辦法就是消費。為什么國家在不斷的降息再降息?這就是要把你的錢逼出來,不要存錢了,沒有利息,去消費。未來2016年必定是消費爆發拉動經濟的元年。名創優品的消費品,哎呀呀生活館的消費品,必奢的消費品,包括我們即將要開的萬達·195全球購也是消費品,全都是消費品。我們一切圍繞消費品,圍繞生活必需品來做文章,積極收割國家經濟政策的紅利。
什么是大金融?過去的十年是什么?是房地產時代,是投資時代。下一個十年,是金融時代,如果你不跟金融掛鉤,你將會失去一個很好的時代。你看美國是靠什么,美國肯定是靠金融支撐一個國家,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是消費和金融了,不是加工、制造。現在中國的產能嚴重過剩,要繼續高速增長就只能靠金融和消費。
今天,北京、上海、廣州的生活水平,一點都不亞于紐約、東京、香港、新加坡。以前講發達國家,說人均有多少輛私家車,今天在北上廣深,家里面只要是上班的,基本上都有輛小車開。北上廣深、沿海發達城市,長三角、珠三角很多城市,今天的收入水平和發達規模一點都不亞于發達國家,這些城市一定會發展金融。
我們看看華潤,是央企,旗下有華潤銀行,是有金融的實業。華潤也是個消費品,管1021家企業,有21個利潤中心,它有兩駕馬車,一是實業 ,一是金融。再看看阿里巴巴,有網商銀行,還有支付寶、余額寶、螞蟻金服,很多,阿里下面的金融產品不亞于一個大銀行,比中國現在最牛的銀行還要牛逼,這就是阿里金融。做金融,是未來一個企業做大做強的標準。
所以下一個時代一定是“大消費、大金融”,這也是未來十年的方向,咱們集團一定要把握住這個時代的窗口。讓大消費與大金融成為未來拉動集團奔馳的兩駕馬車。
大跨界,大融合
那么如何讓集團的兩駕馬車跑起來呢?
這就要求我們集團、我們的團隊必須做到大跨界大融合。怎么跨界?線上線下跨界,不同行業之間的跨界。跨界的背后是什么?是建一個生態圈。現在牛逼的企業都在跨界,你們去看京東、騰訊、樂視、小米、華為等等都在跨界,阿里巴巴也是一個超級跨界企業。所有企業都在跨界,你不跨界,你就沒有強大的競爭優勢。跨界是我們企業未來競爭的基本法則,如果違背了基本法則,我們會失去很多機會。真正的跨界,第一你要有資源去跨界,第二你要有想法去跨界、敢于去跨界,我們很多老一輩不敢去跨界,當然也跟他沒有這個資源有關,沒法突破自己,所以跨界不是一般企業可以玩的。未來成功的企業,一定是線上線下緊密融合的跨界企業。昨天我見了廣州市外經貿一位領導,他說以前我們不了解你們集團,現在了解后發現你們就是我們要找的“走出去”的中國樣板。他說阿里巴巴到現在都沒有走出去,依然還只在中國發展,沒有到美國、歐洲,沒有到其他國家去發展。他說你們才是我們中國要立的標桿企業,你們才是代表中國真正走出去的最牛逼的企業。你想想,你們在呼應中國“一帶一路”的政策,走出去引進來融合世界。第一,“走出去”,名創優品走向了全世界;“引進來”,以萬達·195全球購為平臺把全世界的產品引到中國來。第二,以名創優品為平臺實現真正的B2B2C(從總部到店鋪的B2B,再從店鋪到個人的B2C)。前兩天李克強總理在北京講,以后就不存在線上線下了,要講線上線下綜合競爭力。
什么是融合?怎么融合?人與人的融合,事與事的融合。現在集團有很多項目,這些項目之間怎么融合,項目之間團隊怎么融合?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問題。我希望不要老人看不起新人,新人融不進老人。不要因為我老資格,我老員工,很牛,就看不起新人,更不能出現,來的很多新人都以為水平很高,我就看不起老人。現在集團就存在不相融的問題,人的融合和事的融合,未來將成為我們集團里面重要的一個事情。如果人融合不了,我們就發揮不了協同效應。
所以下一步,我們一定要真正成為中國的標桿企業,這是一個國家的面子工程。不僅我們自己要做好,還為國家爭光。
公司平臺化,項目專業化
大跨界、大融合絕對不是口號叫出來的。
要實現集團的大跨界和大融合,我認為集團必須真正實現“公司平臺化、項目專業化”。這就要求名創優品的團隊只專注名創優品,互聯網金融的團隊只專注互聯網金融,彼此不要耗費太多的時間去分析和關注對方,因為我們中間會有一個專門的部門去做線上線下虛擬和實體的融合。我們會通過互聯網虛擬手段來做到金融跟實體的結合、實體和虛擬的結合,這由一個單獨的部門來做。
過去的一年,有人問,你做那么多項目,會不會分心?不會。公司平臺化,項目專業化,一定是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名創優品的人踏踏實實的去做名創優品的事,絕對不干預金融的事情。當然,這些跨界做好,都是互相幫助的。比如名創優品有些人開店沒錢,可以通過金融來融資,比如我們做名創國際旅行是干嘛?是給店鋪拉業績的。我們在廣州、珠三角試一下,效果非常好,下一步明年我們要全國推開,在名創優品消費多少錢可以抵國際旅游券,這是拉動、互補,是互相支持,而不是扯后腿。絕對不會說國際旅游會影響名創的發展,它一定會支持名創的發展,互聯網金融一定會大力的支持名創的發展,包括金融也可以支持必奢的發展。它們之間一定是互相發生化學作用的,不是互相影響互相拆臺的。
我們很多合作伙伴會想,你們會不會互相競爭?不會。我們做的項目都沒有互相競爭的項目。比如萬達·195全球購,我們會通過這個平臺把全球非常好的產品帶到中國,然后發現適合名創的,也可以進入名創的系統,為名創打造一個國際有競爭力的產品平臺,這之間是互相支持的,一定不是互相競爭的,大家記住“公司平臺化、項目專業化”。
組織應變能力和執行力,航空母艦
大家都在研究今天美國成功的企業家,發現不是哈佛大學畢業的做企業家多,而是西點軍校出來的比較多。過去我們知道西點軍校執行力比較好,我告訴各位,如果說西點軍校執行力好,在座的包括我們中國的企業家和所謂的專家學者,都只看到了一個表面。
大家應該看到,打造一個強大的國家,除了執行力外,其實最強大的是組織應變能力。美國軍隊怎么打仗?現在的美國軍隊打仗不再是大部隊打仗。今天,美國打仗都是派個小分隊上去,這個小分隊很強大,武器很先進,先去的狙擊手帶著全身武器,一個個干掉。包括上個月中國的軍隊改革也在做這個事情,在優化我們中國軍隊的組織應變能力,戰場那么復雜,你怎么可能坐在辦公室里指揮地方呢。一定是在前面的人最了解敵情,到底是一萬人還是五千人,還是五十個人。要是一千個,五百個人,我們十個人把他干掉。如果發現對方一萬人,我們幾個躲起來,把設備拿出來一定位,飛機大炮誰來,直接干掉。這就是軍隊強大的組織應變能力。
商場如戰場,商場的競爭跟戰場沒有本質的區別,誰活到最后,誰就贏了。企業在打仗的時候,形勢在不斷的發生變化,所以我們必須要變,我們的組織應變能力要靈活,要變,如果不變的話,就是一個僵化的組織,打不了這個仗。大家一定要注意,有些美國的公司很厲害,但人家只有100個人的規模。百來號人的公司就能把業務做到全球。比如說Uber, Uber當初只派三個人來廣州,就把廣州拿下。這三個人不是一般的人,設備很先進,可以調動公司所有的資源,需要什么資源,可以在ipad里面直接調動。Uber三個人拿下一座城市,到一個國家派12個人就可把一個國家拿下。美國的企業組織應變能力在發生變化,我們該向他們學什么呢?學強大的執行力和組織應變能力,所有的能量都在總部,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終端來調動后臺所有的資源。
回到我們的團隊,組織應變能力是不是那么僵化呢?我們有些店,很好的店,100萬200萬,可以安排20個人,30個人,但是當我們店鋪的業績在50萬的時候,我們還是安排20個人,30個人嗎?我們有沒有立即調整組織結構,只要5個人10個人呢?我們團隊內部一定要思考,我們的組織應變能力有沒有隨時發生變化?隨時調整我們的組織應變能力和作戰能力?
下一步在集團里面,一定要在組織應變能力上下功夫。你的商品中心真的要那么多人嗎?你的運營管理中心一定要那么多人嗎?你的組織應變能力有沒有發揮到極致?每個人有沒有發揮作用?所以,執行力和組織應變能力是衡量我們企業未來核心競爭的能力。
我再講講航空母艦。航空母艦有什么價值?什么叫平臺?什么叫跨界?這些年互聯網企業都在講跨界,是他們首創嗎?當然不是,早在1943年美國就搞跨界,航空母艦就是非常好的跨界,上面有飛機有大炮,什么武器都有。航空母艦就是非常標準的跨界平臺。
告訴各位,航空母艦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可以說它是一個移動的作戰基地。美國就在離你最近的公海放一艘航空母艦,上面什么武器都有,想打你只要20分鐘飛機就飛過去了,無人機隱形機大炮什么都有。曾經日本想了個東西,說你航空母艦那么強大,想把航空母艦炸掉,但還沒接近航空母艦的時候,已經被航空母艦上的反偵察機直接打回去了。所以這個東西就相當于一個移動的軍事基地,今天賽曼控股集團跨界搭平臺,就是要建一個能打勝仗的航空母艦。未來的企業如果你沒有這個航空母艦,你根本沒有參與市場競爭的武器。
活下去
在座的有多少人看過瑯琊榜,舉手我看看。瑯琊榜第一集有一句很經典的話,叫什么。大家一起回顧一下。小蘇從懸崖上掉下去時,他父親告訴他,活下去、活下去。只有活下去你才有希望。
今天不管我們在座的供應商也好,合作商也好,名創優品也好,我們賽曼集團也好,就是要活下去,就是不停的活下去。每一年都要活下去,活下去是我們的戰略。我們每個人都要思考,如何優化我們的組織應變能力,如何去引進好的東西,讓我們集團活下去。你看瑯琊榜的梅長蘇他不活下去,他最后有那個機會翻身嗎?有機會能證明自己清白嗎?沒有。所以不管任何理由一定要活下去。
梅長蘇在這過程中經歷了那么多困難,始終沒有放棄。忍受那么多痛苦始終沒有放棄活下去的勇氣。同樣,越是經濟寒冷的冬天,我們越要活下去。尤其是未來三年,將是中國企業的“自然災害年”,誰能活到2019年誰將是王者。我們所有的戰略、所有的東西都要圍繞這三個字,“活下去”。我們的團隊一定要學會在在危機中求發展,適應新常態。一定要抓住消費增長的機會,利用優質低價戰略迅速出擊,這兩年任何企業包括供應商、合作商等考慮的不是要賺多少錢,首要考慮的是如何活下去,唯有活下去才有更大的發展機會。這是我們的重大機會窗,我們要敢于在這個戰略機會窗開啟的時期,聚集力量,撲上去,撕開它,縱深發展,橫向擴張,我們的戰略目的,就是高水平地把管道平臺做大、做強。我們賽曼集團的目標是100億美金,希望我們用最快的速度縮小跟一些國際巨頭的距離。一旦戰略方針及布局確定,我們要堅定不移前進,絕不動搖。時代呼喚我們,我們要用自己的青春去創造奇跡。
我也希望我們的合作伙伴,不管是過去的合作伙伴,還是未來的合作伙伴,不管是中國的合作伙伴,還是全球的合作伙伴,都希望在這個寒冷的經濟冬天,活下去。活下去就有希望。
幸福感
我希望賽曼控股集團是個有幸福感的企業,不僅讓我們的內部員工覺得幸福,還要為社會整體幸福感提升貢獻力量。幸福感怎么來?今天的名創優品,不是簡單地在售賣一件件貨,而是在做名創模式。名創模式是什么?就是讓每個人都很輕松方便地擁有生活用品,國際旅游,進口商品,奢侈品,互聯網金融理財用品等。
前幾天,我坐飛機,后來上來幾個人,發現有三個人都拿著名創優品的袋子上來,頓時我感覺到,我一直在追求的使命感在那一刻爆發出來了。我跟那三個人聊了下,他不知道我的身份,我說這個名創優品怎么樣,為什么你們都買了一大袋子,他們說很好很便宜,我們一買,忍不住手,一買就是一大袋。我感覺那一刻我內心無比自豪,我內心說我把你們物價降下來了吧。所以那一刻,我感覺到我的價值體現出來了,我們團隊的使命感出來了。
我們的使命就是讓這個社會變的更幸福,讓每個人過的更幸福。如何變得更幸福,就是降低全人類的生活壓力、每一個人的生活壓力。不要認為一個店員的工作很辛苦,我們要給每個店員賦予使命感。我們的店長、店員也不要認為,你們只是個賣產品的,你要感覺到你為別人節約了多少生活成本,是一件多么偉大的事情。本來這個產品賣100塊錢的,我們拿10塊20塊能買到,難道不偉大嗎?難道不幸福嗎?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事情。我們要堅定不移的把這個使命做下去,讓每個人都知道我們為這個社會創造的價值。不僅是中國,還有全球。
我發現不僅中國人需要我們,外國人更喜歡我們。我告訴各位,你到廣州北京路去看。我今天早上從那回來,早上去的大部分都是老外。不要小看名創優品,你不僅僅是在做店員、店長,你還在為這個社會降低生活壓力、提高社會幸福感做貢獻。
所以我們要內建幸福的企業,外擔幸福的責任,解放全人類的消費壓力、生活壓力,提升幸福感。
如何打造幸福企業,我們要具備一個什么樣的心態去打造幸福企業?
我去年分享了這句話,今年還繼續保留,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我們要打造幸福企業,我們就要有這種心態,最終能為這個社會、人類做出我們應該做出的貢獻。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渴,虛心若愚。
我今天講了很多,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要記住,就是要提升幸福感,就是要降低他們的生活壓力和消費壓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