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6-07-08 09:47
近日,商業地產服務和投資公司世邦魏理仕(CBER)針對61個國家的334個零售商進行了一項調研,并公布了一份2015年《全球化零售布局》研究報告。
這份報告稱,在被調查的300多個零售商中,有57.5%的商戶在英國開展了零售業務,英國已連續2年成為了國際零售商滲透率最高的國家。有56.9%的公司在中國展開了零售業務,排名全球第二,僅次于英國——這意味著雖然國際零售商更青睞成熟的零售市場,但中國早已成為他們競相追逐的對象。
報告還顯示,美洲品牌打入國際市場的能力強,但歐洲品牌在美國競爭力相對較小。2015 年歐洲品牌的跨境擴張最為強勢,他們通常會先發展歐洲市場,接著進入亞太。全球59%的新品牌入駐均來自歐洲品牌。
與歐美品牌相比,亞太品牌在全球擴張上處于弱勢地位,這從優衣庫在美歐面臨的挫折就可窺探一二。
2015 年《全球化零售布局》
我們選取了報告中其他有價值的信息:
1 、都說香港零售環境差,但它對新零售商仍有吸引力
香港的零售市場迎來了史上的冰點,且這種冰河期還在持續。但在2015年,香港仍吸引了73個國際零售品牌首次進駐,位列全球第一位。
位于第二、三位的是新加坡和東京,他們吸引的新品牌分別為63個和57個。排第四到第七位的城市分別是臺北、莫斯科、倫敦和迪拜。這意味著雖然零售環境不佳,但對許多新興品牌來說,入駐香港仍是了解中國市場的第一步,相對國際化的商業環境可以給這些初來乍到的品牌一個緩沖期。
就城市對新品牌的吸引力來看,位于前十位的城市分別是香港、新加坡、東京、臺北、莫斯科、倫敦、迪拜、北京、布加勒斯特、多哈
2 、北京在吸引國際品牌的入駐上,第一次超過了上海
報告顯示,北京在 2015 年共吸引了 37 個國際零售品牌首次入駐,這個數量位列全球第 8 位,第一次超過了上海。
之所以能有這么大的吸引力,與北京前 2 年的一級商區升級有關——北京三里屯、僑福芳草地、國貿、王府井、西單大悅城等商圈在 2 年前設定了調整方案,試圖吸引業績表現好的優質品牌。
其中三里屯太古里最為活躍,吸引了眾多首次進入中國和北京的品牌,數量在 2015 年達到峰值。
不過從絕對值來看,上海仍是中國品牌吸引力最高的城市。它以 54.4% 的滲透率排全球第 3 位(第一、二位分別是倫敦和迪拜),在國際零售商滲透率最高的十大城市排名中,北京位列第 10。
從品牌滲透率來看,上海位于全球第三
北京位于全球第十
3、 食品和飲料公司的擴張最為強勁
人們的生活方式在改變,這引發了食品和飲料企業的擴張和增長。在進入新市場的零售品牌中,有 20% 都是咖啡和餐飲業公司,其次為奢侈品和商業品牌。
以亞太地區為例,2015 年,進入亞太市場的品牌中,只有 17% 來自奢侈品行業,奢侈品環境仍舊低迷;相較之下,高達 33% 的品牌來自咖啡餐飲行業。
食品和飲料公司全球擴張迅猛
題圖來源:世邦魏理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