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7-08-30 14:12
2015年底到2016年初,天虹商場提出“回歸零售本質”的轉型思考。而想要輕松轉型,首先要解決效率和人本兩大問題。于是,天虹開始了購物中心化、商品主題編輯化和數字化轉型。在8月19日由中國百貨商業協會與化妝品報社共同舉辦的中國化妝品百貨渠道建設高峰論壇上,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侯毅做了《新零售 新天虹 新體驗》的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作為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連鎖零售企業,天虹商場目前在8個省份、20個城市中共開設了71家大型商場,1家獨立超市和164家便利店,總營業面積超過230萬平方米,擁有員工6.9萬人,其中,自營員工達1.6萬人。
?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侯毅
目前,天虹商場擁有天虹和君尚兩大品牌,目標分別瞄準中高端和高端人群。但即使是這樣一家全渠道、多業務的老牌企業,也要經歷消費升級的陣痛。
2015年底到2016年初,天虹商場提出轉型思考,即“回歸零售本質”。侯毅認為,百貨公司要想輕松轉型,首先要解決效率和人本兩大問題。
如何回歸零售本質?聚焦效率和人本問題
與全國百貨業一樣,天虹商場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背景下,也經歷過很多挑戰并出現增速放緩情況。侯毅認為,這種挑戰并不意味著和另一家百貨的面對面競爭,而更多來自于線上,甚至還出現過連對手都不知道是誰的迷茫期。
于是,在2016年初,天虹商場提出轉型的思考,即回歸零售本質。而這個問題的核心,一方面是解決效率和人本問題,造就平臺效率、供應商效率和顧客效率最大化;另一方面則是如何洞察、了解消費者,并滿足他們的需求。
在這個過程中,天虹商場發現,消費升級的背后,是整個社會、經濟、文化和技術的進步,世界開始呈現出多元價值觀,相應的,消費需求的多樣性、生活方式的多樣化都開始體現。
不僅如此,天虹商場還發現,與以往相比,消費者更加注重精神需求。因此,侯毅認為,在運營一家門店時,應該重視門店與消費者的精神連接,包括他們向上向美的體驗、個性小眾的需求。
對此,天虹選擇通過提供優質生活解決方案的體驗式+線上線下融合的數字化,來實現更有效率、更加人本的新零售和業態的差異化。天虹零售價值的重新定位包括業態差異化、卓越的運營和顧客親密。
轉型一直在進行,它背后離不開對零售本質的認知。
“三化”轉型進行時,天虹2017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長31%
在經過向哪轉型、如何轉型的思考后,天虹商場提出“三化”轉型策略。
第一是購物中心化,天虹重新對自己進行精準定位,打造高顏值空間,增加體驗項目與消費者進行互動,包括在視覺上、感知的改變。
第二是商品的組織編輯化,打破原有按照商品屬性組合的品類布局,將零食、彩妝、文具重新組合,滿足消費者不同的場景需要。進行精準定位、高顏值的場景打造。在商品結構上,天虹強調供應鏈重塑。通過自營業務和聯營業務的錯落搭配,打造差異化業態。目前,在其百貨自營業務中,有品牌代理、品類集合館和應季應節快閃店(臨時代銷)三大模式。在百貨聯營業務中,則有全渠道專柜、商品主題編輯(如Rain.eye等)、共享顧客及銷售數據,深度聯合生意計劃等。
第三是數字化,就目前來說,天虹商場實現的數字化運營包括智慧停車、營銷引流、主題提案、手機自助買單、專柜PAD收銀、購物評價、天虹到家、服務評價、線上退換貨等等。侯毅表示,數字化給天虹商場帶來了非常多的改變,做到了營銷升級、環境升級、商品升級、服務升級的精準定位。
同時,為了差異化競爭,天虹還推出了四大新品牌。首先是民治天虹——深圳首家花園式的購物空間;其次是COOL+——目標定位為90后、年輕人(大學生)酷嗨潮玩的集中營;然后是Discovery——為80后年輕力量女性量身定制時尚;最后是CC MALL——YOUNG +FAMILY多彩潮酷的城市樂園,是一個百貨與購物中心高度融合的產品。
侯毅總結到,天虹商場的改革以精準定位為中心,進行環境升級、營銷升級、商品升級、服務升級四位一體,以數字化為兩翼,同時與外界進行跨界融合,加強對外界變化的敏感性,最終達到精益運營、重塑供應鏈、洞察顧客的效果。她透露,得益于過去一年中的種種改革,天虹商場2017年上半年的營業利潤同比去年增長達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