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9-07-17 17:22
一般認為,中國現代零售業起源于90年代初,近三十年的發展,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零售IT崗位的變化,正是這些年零售業變化的縮影。
1 收銀員,門店基層最重要工作崗位
如果上溯到柜臺售貨時代,售貨員一般也是收銀員,但銷售食品,特別是散裝食品的,需要采用雙夾法,即商品和錢款分別用一個夾子,手不碰到食品和錢。
90年代初,超市開始興起,陸續上了收銀機。但最初的收銀設備,只有手工敲店內碼和錄入金額等簡單的功能,不能具體到單品管理。
但是很快,掃描槍快速普及,絕大部分商品上也都有了條形碼,收銀員的工作量大大降低。掃碼、收銀、找零成為收銀員的日常。
好景不長,隨著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增長,收銀從簡單的現金變化出多種方式,有的收銀機里甚至有多達20幾種收銀方式,如微信、支付寶、積分、積分+現金……近一年多來,收銀機又有了排隊、預訂、外賣等功能,對收銀員的要求更高,和早期上收銀機一樣,收銀員又成為門店基層工作崗位中,學歷要求最高、最有靈活性的崗位了。
隨著自助收銀機的廣泛使用,對收銀員數量上的要求明顯下降。加上企業銷售額普遍下滑,一二線城市的門店,收銀員數量大致下降1/5左右。
2 信息部主管/電腦部經理,不再只是系統維穩工作
在若干年前信息部主管/電腦部經理的崗位職責中,最突出的就是門店電腦系統的管理、使用、維護和故障排除,其中包括硬件、軟件、網絡等,他們是信息系統的消防員,隨時準備救火,可能是斷網事故,也可能是上級的電腦不能收發郵件。
硬件方面,早期的信息部/電腦部員工,大多能組裝個電腦,對收銀機、小票機的結構也非熟悉,一般問題都能解決,復雜的問題自然有服務商上門。
軟件方面,大部分零售商的系統是購買套裝系統,自己開發的系統很少。所以軟件方面的問題,大多要和服務商先遠程溝通,無法解決的,再實地處理,所以軟件商的響應能力一直是零售商最看重的。當時軟件的主要功能是進銷調存等功能,產生問題的復雜性比目前的系統要小得多。
現在,硬件和軟件都要比以往復雜得多。除了傳統的收銀機,硬件現在主要增加的是自助設備,包括自助稱重、自助收銀等。軟件方面,更多是增加了外部接口,如多種結算、外賣、各種營銷卡券;增加了全渠道方案,包括訂單、物流等;強化了會員功能,包括識別、畫像、營銷等。
3 系統工程師,傳統行業的高級工種
因為設備維護和系統管理的需要,大多數零售商增加了工程師崗位,分設為硬件和軟件工程師。硬件工程師相對簡單,主要是IT設備的維護。
對于開展了全渠道業務,或數字化程度比較高的企業,軟件工程師變更非常重要。我們姑且把前端、后端、頁面、UI等等統稱軟件工程師。大多數零售企業的軟件工程師,身份都有些尷尬。與傳統零售企業相比,他們從事的是高大上的、一般人看不懂的軟件開發,但與純粹技術公司相比,他們的開發環境、收入水平又不太理想。
對于大多數零售企業來講,如何建立一套薪酬激勵機制,留住高水平的IT人員,不讓他們流失到薪水更高的BATJ等企業,是個重要課題。
有些大型零售企業,隊伍成建制、技術成體系,他們以信息部門為基礎,組建了一個獨立公司或事業部,讓技術部門有更大的騰挪和施展空間。
4 CIO/CTO,從管理層的配角到核心崗位
90年代的零售企業,大多數電腦部經理就是IT工作的最高崗位了。2000年之后,陸續有了CIO崗位,但初期CIO曾經普遍受CFO的領導。2000年后期,CIO逐漸開始成為企業的核心崗位。
特別是在全渠道、數字化的大背景下,在“智慧零售”的口號下,技術全面開花,CIO肩負起了更大的責任。除了保障現有系統的穩定運行,他們還面臨很多重大的課題,例如:發揮技術在提升顧客購物體驗中的作用;建立數字化供應商,實現管理的可視化;挖掘線下流量,利用線上流量;研究前置倉的匹配設置,提高物流效率;研究以AI等手段實現客戶的更精準識別,進而進行精準營銷;建設企業數據中臺和業務中臺,以支撐更多的接口和數據……
我們看到,今天零售業的CIO,大多擁有名牌大學的學歷,有豐富的IT工作經驗,有敏銳的商業意識,他們在零售企業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有的CIO已躋身于決策層。
我們祝愿所有的CIO、IT從業人員都能在零售業的巨變中取得一番成就!
參加零售CIO的聚會,“2019零售技術應用大會”,8.21-23 上海虹橋洲際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