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0-12-23 15:20
據新華網報道,12月22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召開規范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阿里、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6家互聯網平臺企業參加。會議要求互聯網平臺企業嚴格遵守“九不得”:
一是不得通過低價傾銷、價格串通、哄抬價格、價格欺詐等方式濫用自主定價權。
二是不得違法達成、實施固定價格、限制商品生產或銷售數量、分割市場等任何形式的壟斷協議。
三是不得實施沒有正當理由的掠奪性定價、拒絕交易、搭售等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
四是不得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排除、限制競爭。
五是不得實施商業混淆、虛假宣傳、商業詆毀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危害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六是不得利用數據優勢“殺熟”,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七是不得利用技術手段損害競爭秩序,妨礙其他市場主體正常經營。
八是不得非法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給消費者帶來安全隱患。
九是不得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危害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已有地方政府監管部門率先向社區團購“亮劍”。12月9日,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要求平臺經營者不得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實施低價傾銷,排擠競爭對手獨占市場,擾亂正常經營秩序。阿里巴巴、美團、滴滴、蘇寧等電商社區團購相關負責人已在告知書上簽字,承諾誠信依法經營,開展有序良性競爭,營造良好的市場秩序。
事實上,今年在疫情影響下,生鮮電商蓬勃發展,作為其主要模式之一的社區團購更成為了最熱的風口。根據國信證券分析師稱,預計社區團購市場規模2020年890億元,同比增加78%,2021年有望達到1210億元,“未來隨著供給端配套設施完善+消費者教育提速,行業規模有望實現爆發式擴容”。
下半年以來,互聯網企業紛紛入局社區團購。6月,滴滴旗下社區團購品牌“橙心優選”上線;7月,美團成立“優選事業部”并推出“美團優選”業務;8月,拼多多推出“多多買菜”;盒馬還成立盒馬優選事業部。此外,阿里、騰訊、京東通過戰投,從社區團購中分羹。
然而,隨著互聯網巨頭的加入,流量大戰引發的亂象讓市場詬病,比如低價傾銷,擠壓小菜販的生存空間。
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文點評社區團購,提醒那些“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力的互聯網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的擔當、有更多的追求、有更多作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緊接著的周末,又有多家供應商宣布禁止給“嚴重低價”的社區團購平臺供貨。
12月14日早盤,A股市場社區團購概念股集體下跌,國聯水產、中水漁業、宏輝果蔬、國聯水產紛紛走弱。參與社區團購大戰的互聯網巨頭也應聲走低,尤以美團為甚,當天跳空低開低走,盤中一度跌超7%,市值跌去1270億港元(約合1072億元人民幣);阿里巴巴、騰訊控股和京東集團也紛紛走低。
整體來看,社區團購概念股近兩周股價表現以平臺整理為主基調,此次與會的6大互聯網巨頭,除滴滴外,其余均已登陸資本市場,近5日均錄得正漲幅,有3只年內回報不俗。其中,拼多多年內漲幅高達288%,最新總市值超過1800億美元;其次是美團年內錄得171%的漲幅,京東年內漲幅129%,騰訊年內漲幅52%,漲幅最低的阿里巴巴,年內漲幅僅20%。
對于“九不得”新規的發布,中關村信息消費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包冉對上海證券報表示,新規一切依法進行,包括但不限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網絡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等;充分保護消費者權益,其中包括直接(短期)權益,如產品質量的規定、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的要求;又包括間接(長期)權益,如一個完善的、公平的市場機制。
在包冉看來,更難能可貴的是,新規快速響應民意和輿情,提前打好預防針,不是等到這個細分領域已經過度競爭到無法收拾以后再進行補救式管理。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認為:“這九條規定總體而言是對社區團購的規范,尤其包括價格等因素,對于整個社區團購行業避免惡性競爭具有積極意義,同時也相當于給出了社區團購的正面出口。”
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對經濟參考報表示,接下來,要細化社區團購“九不得”政策,抓好落實,提高針對性,防止互聯網企業補貼等違反市場規則的行為。其中,要注意加快推動社區團購標準的建立,細分社區團購消費人群,將社區團購與線下中小商販目標客戶進行區分。
來源:鈦媒體APP編輯劉萌萌綜合自新華網、證券時報、上證報、21世紀經濟報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