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12-04 14:12
11月30日,上海工業博物館(以下簡稱“工博館”)項目正式啟動。十屆市政協主席、市工經聯專家委主任蔣以任,副市長陳杰,市政協副主席肖貴玉出席啟動儀式。市政府副秘書長莊木弟為“工博館+”生態圈合作伙伴代表頒發證書。市經濟信息化委主任張英介紹項目建設情況。上海城投集團董事長蔣曙杰代表建設單位表態發言。百聯集團副總裁史小龍參加啟動儀式。 上海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現代工業的集聚地、先進制造業的新高地。工博館對標全球定義、世界眼光,按照國家體系、上海特點、中國氣派、世界回響目標,遵循“以人為本”,順應“行業發展、體制機制、展陳技術、空間功能、文化消費”的變革趨勢,以無界、生長理念打造工業博物館的新范式,創新探索“公益性定位、市場化運營”模式,建立合作聯盟,串珠成鏈構建“1+1+N”上海工博館體系;結合“數字化與逆數字化”方式,展示工業過程,賦能制造流程演繹,增強互動式、沉浸式共情體驗,弘揚工匠精神,傳承工業文明。例如,用重現江南制造總局歷史場景講述原址故事,用親歷者檔案再現“三線”精神,用沉浸式體驗展示工業生產過程,以“萬噸水壓機”等展現中國工業力量,結合數字化技術剖析展示“四梁八柱”重點展品,以大白兔奶糖、“三轉一響”體現工業讓生活更美好。 工博館選址位于中國民族工業的發祥地——江南制造總局舊址,對標世界一流的國家級工博館定位,踐行“總建筑師、總規劃師、總評估師”三師聯創機制,建設主體為上海工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由華東建筑設計院與隈研吾事務所聯合設計,預計建設周期30個月。期間,將同步推進上海工業博物館與中國船舶館一體化建設。 工博館項目以工業畫卷式連續波浪形屋面演繹工業浪潮,“工業之門”打造首發首秀、時尚消費體驗空間,濱江大臺階作為建筑與濱江水岸共生的重要過渡,翻譯館和船舶館延續起江南舊址記憶與世博地帶肌理。按照“城市空間+數字空間+文化空間+生活空間”多元融合、“工商文體旅教科傳”功能復合,跨界塑造“微車間”“微產線”,并聚焦“+制造”“+體驗”“+品牌”“+藝術”“+設計”等維度,構建“工博館+”生態圈,多方賦能、共同打造工業旅游新地標、工業記憶承載地、工業文化會客廳。
百聯集團成為“上海工業博物館+”生態圈合作伙伴,將以此為契機,積極承接上海市“3+6"產業體系中的時尚消費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努力當好上海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排頭兵。百聯集團將根據上海工業博物館的總體規劃,積極參與和承接時尚消費品板塊,通過建筑、空間、時尚設計全面推動時尚產業鏈生長,圍繞摩登上海的復古時髦與國際消費品聚集地的現代時尚,以“制造時尚·樂享美好”新理念全面展現串聯起各產業鏈的時尚原力。在上海工博館的展陳中,創建商旅文體展互融、吸引全域消費者的大消費場景,提供由制造端到消費端的高品質互動展示體驗,助力上海成為時尚出品地、潮流集聚地、創新策源地、消費引領地。
來源 | 上海經信委、集團經濟運營部 編輯丨費凡
圖文來源:百聯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