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2-24 17:08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對于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來說,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要求落到實處,關鍵在于身入基層、心系群眾,做到體察民情、了解民意、改善民生。
切實強化群眾觀點。我們黨歷來重視群眾工作,將黨群關系比之如魚水。毛澤東同志說:“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因此,我們必須用好黨的群眾路線這個法寶,心里時刻想著群眾、裝著群眾,把群眾當成自己的親人,對于群眾的意見建議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但要謹記于心,更要力踐于行,真正做到與群眾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做群眾的知心朋友。
積極維護群眾利益。群眾利益無小事。我們要大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各級領導干部要常恤群眾之苦,常解群眾之困,像焦裕祿、孔繁森、廖俊波等先進模范那樣,時刻把群眾的冷暖裝在心里,帶著深厚感情深入基層,放下架子,甘當小學生,虛心聽意見,做到基層有憂我心揪、群眾有難我不安、不解決問題我失職,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使群眾切實感受到黨的溫暖和關愛。
勇于接受群眾監督。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手中都有一定的權力,權力運用得如何,群眾最有發言權。現實中,有的干部認為自己是領導,怎么能反過來受群眾監督?久而久之,就會放松自我要求,甚至濫用手中權力,這完全違背了黨的宗旨,嚴重影響黨的形象,損害黨群干群關系。“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黨員干部要常與群眾面對面交流,不懼群眾監督,傾聽群眾訴求。只有自覺接受群眾監督,不斷強化自律意識和表率意識,不為浮華所迷惑,管住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才能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時刻想著為黨分憂、為國奉獻、為民造福。
(作者:周國順 胥曉良,單位:沈陽聯勤保障中心)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