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9-10-17 16:05
數據顯示,中國百貨零售業市場整體仍處在增長乏力階段。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大盤來看,2017年和2018年分別增長10.2%和9.0%,但2019年上半年僅增長8.4%,整體上行壓力仍然巨大。
可喜的是,國內市場仍有一批百貨零售企業取得了業績的逆勢增長。如:天虹股份營業收入96.76億元,同比增1.61%,利潤總額6.46億元,同比增4.09%;東百集團商業零售板塊營業收入15.33億元,較上期增長64.1%;銷售規模30.72億元,較上期增長99.67%;金鷹銷售總額91.58億元,同比增1.4%;收益增6.3%至人民幣29.55億元;新世界百貨實現收益約35.19億港元,同比減少約7.91%,但通過資源整合及集中化,公司股東應占利潤3266.3萬港元,同比增長約1.95倍。
綜合來看,這些零售企業逆勢上漲的經營核心均是采取了布局調整、形象和結構改造、品類升級等各類調改措施。基于此,在金秋十月,一年一度由中國百貨商業協會、和奕咨詢、和君零售商業零售研究中心主辦的“2019年度零售研究分享會”再次相約上海。為期三天的閉門分享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300位零售高管共聚黃浦江畔,共同研修由和奕創始人、和君零售事業部負責人丁昀主講的《以賣場調改和運營效率變革賦能零售升級》課程。
取長補短,五大核心構建百貨零售新未來
在“2019年度零售研究分享會”首日(10月16日)上午,五大資深零售人士率先進行了聯合分享。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會長范君在歡迎辭中肯定了作為連續五年舉辦的“年度零售研究分享會”對于百貨零售行業的意義。她表示,當前百貨業面臨轉型遇到瓶頸阻力、成本壓力繼續上升、商品價格缺乏競爭力、核心能力提升等實際問題,企業之間的兩極分化也因此日趨加劇,只有加強賣場調改和運營效率提升才能夠真正的進行全面升級。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會長 范君
打破思維慣性,基于消費者價值對賣場進行系統性調改,以適應新消費時代的市場變化,已成為各線下實體賣場的生存“必選項”。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秘書長楊青松在《2018-2019中國百貨行業轉型研究報告》指出,在人、貨、場三個要素中,中國百貨業整體缺乏對商品的掌控能力,價格、渠道、供應鏈的管理主要在品牌商。百貨零售需要對市場快速做出反應,需要高效的供應鏈體系。他建議,百貨門店可以從構建數字化能力、打造核心商品力、增加了體驗式消費元素、管理和定位提升、加大社區商業打造,五大方面進行新體系的構建。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秘書長楊青松
以體驗式消費為例,在全國百貨的抽樣調查中,從今年開始有77.9%的門店增加了體驗式消費的元素。北京新世界百貨、王府井百貨、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貨、天津新世界百貨、銀泰百貨、南京金鷹均在今年的1-8月份舉行了大量的體驗式消費活動。
體驗式消費的火爆背后是國內“千禧一代”的消費日趨成熟。他們漸漸成為當前消費的主力軍和商家眼中的“錢袋子”,而一系列圍繞著“千禧一代”的消費趨勢正發生著新的變化。新悅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原K11戰略規劃總經理王瑋認為,門店調改有一個基礎的戰略基點——“我們究竟能為消費者做什么?”零售效率驅動或是場景驅動是零售實體不可避免的戰略抉擇。他表示:如今,年輕的消費者在購物時更注重場景。而場景驅動戰略有三大要點:足夠驚艷、價值共鳴和趣味體驗。年輕消費者逐漸對環保、自然、生態等為主題的零售更為敏感,道德和社會責任也將逐漸成為零售市場的關鍵點。
新悅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原K11戰略規劃總經理王瑋
兩大百貨轉型升級實戰案例分享
零售行業在業務層面若想實現“結構效率”的提升,核心抓手就是基于核心消費社群的賣場調改迭代。主動求變、積極對傳統賣場進行調改升級的企業開始在行業陣營中脫穎而出,與固步自封、堅持傳統賣場模式的企業日益拉開了差距,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貨以及石家莊新百廣場就是兩個很好的例子。
于2015年5月正式開業,新世界大丸百貨創業于傳統百貨業最壞的時代。但從當年業績5.28億元,直到今年業績20億元,新世界大丸百貨又僅用4年時間走完了其他百貨10年的路程,并成功躋身上海百貨前四。
會上,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貨副總經理李海峰首次在行業公布了新世界大丸百貨經營端的六大核心做法:企業扁平管理、明確目標客群、持續品牌調整、確定營銷為魂、精耕會員系統以及創新支付方式。在“明確目標客群”方面,據了解,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貨于2015年開業之初定位的目標客群以本地高端家庭為主,在兩年的經營后,于2017年對目標客群進行了重新定位,現階段的目標客群為:35歲以下年輕時尚的女性消費者。此外,新世界大丸百貨將化妝品作為重點品類進行打造,化妝品品牌數量從2015年開業之初的36個,增長到2019年的66個,全年化妝品業績有望突破4.8億元。
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貨副總經理李海峰
位于石家莊,隸屬于北國人百集團的新百廣場誕生已超過72年。一家老牌百貨以超前的調改視野,用一年時間分階段調改,成功轉型“年輕化”。北國股份新百廣場總經理劉雋表示:2012年之后,伴隨消費變化以及渠道多元化,全國的百貨零售業績紛紛面臨著斷崖式的下滑,新百廣場也不例外。加之華潤萬象城拿下新百廣場對面地塊,商圈競爭新壓力徒增。最終,新百廣場通過主動調整定位,并結合內外部一系列的動作成功轉變為石家莊最具安心感和性價比的大眾時尚百貨。
北國股份新百廣場總經理劉雋
在調改過程,新百廣場為了最大程度免調改所帶來的業績影響,對7個樓層的調改分成了四個階段從上而下逐步實施,并將每一階段的開業活動都大造聲勢,用節日加持。而這也成為新百廣場成功調改關鍵。
上午的最后環節,丁昀對以上案例和分享進行了點評。他強調:零售轉型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商業賣場只有對行業本質需要有更透徹的認識,對創新實踐需要有更理性的分析,才能對未來趨勢有更準確的研判。如今,好的商業賣場是由大小不同、功能不同的空間組合而成。運營者突破樓層概念用“空間”和“時間”來運營賣場,才能逐步完成品牌連單+跨品牌連單+跨業態連單,而這也是通過賣場調改和運營變革增強盈利能力的核心。
重要提示:在10月16日下午-10月18日上午,“2019年度零售研究分享會”將持續展開重頭戲——和奕創始人、和君零售事業部負責人丁昀將主講《以賣場調改和運營效率變革賦能零售升級》的專題分享。
后續報道,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