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轉曲.png)
時間:2020-03-10 17:12
此次新冠疫情可以稱得上是中國電商業(yè)的一個特別的轉折點。在實體因疫情呈現(xiàn)下滑趨勢之時,電商則異軍突起,成為風頭正盛的行業(yè)之一。
那么疫情之后,中國的電商領域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呢?
01
疫情之時,電商對品牌和零售商支持
平臺費用減免,品牌扶持計劃,提供低息貸款
阿里巴巴集團
天貓:免去所有天貓商家2020年上半年的平臺服務年費,注冊在湖北的天貓商家可獲得3個月免費店鋪代運營服務
菜鳥:對2020年3月31日前新入倉商家減免2個月倉租
口碑:豁免2月底之前商戶的商品傭金,對武漢商戶豁免至3月底
天貓國際:對某些商戶免除6個月的平臺服務費;減免倉庫租金;免費試用店鋪設置工具
淘寶直播:全國所有線下商戶均零門檻免費入駐
京東
為中小型企業(yè)進入京東開通快速通道,最快六小時
拼多多
撥出10億元專項補貼,對于為消費者、為疫情嚴重地區(qū)提供物資保障支持的商家給予補貼,每筆訂單將補貼2-3元
美團
- 3.5億專項扶持資金支持商戶恢復經營。
- 武漢地區(qū)餐飲商戶減免外賣傭金1個月。
- 武漢地區(qū)到店業(yè)務減免傭金1個月,免費延長商戶年費2個月。
- 對湖北地區(qū)餐飲商戶贈送收銀系統(tǒng)10000套
直播扶持計劃
京東
京東直播宣布正式推出針對商家和機構“全面降扣、流量護航、專項補貼、0服務費”和針對主播“現(xiàn)金補貼和公域流量扶持”的“4+2”政策。
其中,全面降扣面向全品類POP(第三方)商家,即直播帶來的銷售額,平臺扣點最低降至1%,商家開播即可降扣。
而新開播商家可享受到“流量護航”、“0服務費”雙重優(yōu)待,即最低30天固定流量扶持,并可無門檻進入新店開播專區(qū),獲得流量曝光。
最后一公里物流扶持
美團
美團買菜的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線上買菜”成為了用戶主要的購物方式,以北京地區(qū)為例,日銷量最高可達平時的2-3倍。需求迅速擴大,可是配送騎手較為緊張,運力不足的矛盾充分顯現(xiàn)了出來。
美團圍繞美團買菜服務站點配備無人配送車,向距離較遠的社區(qū)進行配送,公開測試道路上行駛速度約為20公里/小時。自動駕駛技術離不開高帶寬、低延時的網絡支持,美團與中國聯(lián)通北京分公司進行合作,通過優(yōu)化落地區(qū)域5G網絡,保障無人配送車順利落地。
02
直播成為營銷利器
淘寶
淘寶直播開播場次在疫情期間取得了大幅增長。2月初,淘寶直播平臺直播量同比增長110%。
2月20日晚上,阿迪達斯在淘寶直播上召開了歷史上首場“云發(fā)布會”,將三葉草年度重磅新品Superstar50周年紀念款通過直播發(fā)布,跟傳統(tǒng)的線下發(fā)布會比,這堪稱史上“進場”人數最多的一場“發(fā)布會”,有超過223萬人次參加,10小時銷售額就達到2億元。
03 社交電商盛行
小程序成為新寵
萬達集團宣布正式推出線上營銷計劃“安心優(yōu)選,宅家易購”。據悉,該計劃將依托萬達廣場小程序平臺,扶植全國近6萬家商鋪轉為線上經營。
據了解,目前萬達小程序有5000萬用戶,此次計劃將整合2萬多個合作品牌、近6萬家商鋪、135.9萬商戶員工。物流方面,萬達廣場將聯(lián)合小程序游戲到家、京東物流,針對超市、餐飲類業(yè)態(tài)提供高效物流配送,幫助商戶組織調配貨品資源,確保特殊時期“無接觸”小程序交易。
淘小鋪 淘小鋪是阿里巴巴于去年5月推出的一鍵開店創(chuàng)業(yè)平臺。根據淘寶數據顯示,截至2月前兩個星期,每天新增的淘寶店數量達到3萬多家。
04 本地配送平臺爆發(fā)
連鎖超市擴展配送服務
永輝
2月1-10日福州永輝到家O2O配送服務接單量同比增長150%。永輝推出“共享員工”計劃,臨時雇傭了超過200名員工負責線上訂單。
另外,永輝超市到家服務在全國門店上線“無接觸配送”,并在“永輝生活”APP上掛出了特殊時期配送說明,建議用戶選擇“無接觸配送服務”,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京東到家
隨著疫情期間居民對線上生鮮平臺需求的大幅增加。京東到家正式啟動“到家新鮮菜場”項目,保障每日7-10點京東到家平臺生鮮類商品充分供應。
截止當下,華南錢大媽、合肥生鮮傳奇等16家社區(qū)生鮮連鎖及菜市場,將作為首批商家加入該項目; 而沃爾瑪、永輝、步步高、永旺、綠地優(yōu)選、七鮮超市、世紀聯(lián)華、卜蜂蓮花等近40家連鎖商超相繼加入。
春節(jié)1月24-30日防疫期間,京東到家全平臺銷售額相比去年 同期增長470%。
后疫情時期的中國電商五大趨勢 1. 線上零售銷售額占到總體零售銷售總額的比例將會越來越高 2. 賣家和電商平臺的合作將越發(fā)緊密 3. 數字化轉型將加快 4. 社交電商,特別是直播帶貨的方式將成為主流 5. 本地配送規(guī)模將擴大,智能取貨服務逐漸涌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