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0-05-22 10:42
2018年以來網紅經濟的迅猛發展,以薇婭、李佳琦、李子柒等為代表的各類網紅層出不窮,直播電商等新業態高速崛起,產業鏈商業模式日漸清晰,“內容即營銷,流量即渠道”的邏輯更是重塑了傳統商業。網紅經濟發展的背后有著人口、技術、產業等共同推動,并正在對流量、渠道、營銷、商業模式等帶來深遠影響……
網紅經濟是伴隨網紅的產生而發展,是網紅們在獲得受眾的關注后,自身或者團隊利用知名度進行一定方式的變現,進而獲得經濟利益的商業模式,而“網紅”的核心要素是“影響力”,不論是KOL或KOC都只是網紅的一種載體或表現形式。隨著網紅經濟的快速崛起,行業內新機會不斷涌現,傳統的“人貨場”迎來重構,網紅經濟的市場規模也早已突破千億級別。
縱觀網紅產業的產業鏈條,其發展正在不斷的進化、完善。在上游的包括各類品牌商、廣告主方面,在易沖動消費、低單值、快消品領域滲透率較高領域,如美妝護膚、服裝鞋帽、食品飲料、生活用品、母嬰產品等品類,而在理性消費、高單值、耐用品領域滲透率較低,未來有較大提升空間,如汽車、家居、家電等品類。在中游的包括MCN機構以及各類電商、社交、短視頻平臺方面,也在進一步衍生,出現了新的電商、版權、社群、經紀等業態,而各類平臺則是承載網紅們活動的重要場所,網紅對平臺的作用主要是優質內容輸入和域外流量引入,兩者互助互利。在下游的各類消費群體中,包括新中產階層、小鎮青年、高線銀發族等,不同的消費群體正在被社交平臺、KOL等意見領袖影響其消費決策,成為當前網紅產業鏈實現貨幣化、商業變現的主力消費人群。
隨著網紅產業鏈條與生態的發展,網紅經濟在流量重構與渠道變遷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流量重構方面,首先是用戶注意力向短視頻、直播等遷移,短視頻、直播等內容消費占據越來越多用戶注意力時長。當前移動社交(含即時通訊、微博社交、社區交友等)、泛娛樂(含短視頻、在線視頻、手機游戲、移動音樂、數字閱讀等)分別占據移動互聯網總使用時長的三分之一,占據了絕大部分的用戶注意力。其中,短視頻行業持續吸引用戶注意力,2020 年 3 月短視頻用戶使用總時長同比增長 80%;綜合電商受直播電商的帶動,2020 年 3 月用戶使用總時長同比增長 36.7%。
其次是碎片化場景帶動流量分層,私域流量興起。隨著移動互聯網流量紅利衰減,消費場景日趨碎片化、用戶注意力日趨分散,企業獲客成本高企,用戶的轉化效率也隨之大打折扣,在此背景下,私域流量興起,其本質是對品牌流量的社群化管理。私域流量的獲取過程通常為:將公域流量經一定引導,逐漸沉淀至品牌方,以品牌微信公眾號、小程序、訂閱號、微信群等為載體,進行運營轉化,與公域流量相比,私域流量的特點是:轉化率高、客單價高、復購率高、裂變意愿強,進而能有效提升運營效率。
在渠道變遷方面,網紅經濟正在縮短消費決策鏈條,期間直播電商崛起。隨著 KOL 網紅帶貨、社交電商等新模式的崛起,渠道與營銷之間的邊界正變得越來越模糊,消費者的購買決策鏈條不斷縮短,這一趨勢對傳統的渠道與營銷割裂的線下實體銷售形成了較大沖擊,更加利好渠道與營銷鏈條較短的線上渠道,而 KOL 帶貨、社交電商等作為網紅經濟的重要表現形式,因其社交互動性強、轉化率高等優勢,正快速崛起。
與此同時,零售開始從“人找貨”向“貨找人”變遷,渠道競爭格局迎來重塑。在網紅經濟時代,以 KOL、直播等為代表的新渠道特征是:銷售邏輯從“人找貨”向“貨找人”演變,從消費者主動搜索需要什么商品,到告訴消費者應該買什么商品過渡。“貨找人”時代的開啟,是流量日益分散化的產物,也推動了渠道端競爭格局的重塑,對消費者的運營能力成為未來渠道發展的關鍵。直播電商憑借“所見即所得”的互動、即時屬性正成為一種新渠道模式快速崛起。
此外,在網紅經濟時代,零售渠道環節實現了從產地(或品牌)到消費者的直接對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層層分銷體系,縮短了渠道鏈條,提升了產業鏈效率。如:近年來農產品直播發展迅速,一方面省去了農產品流通的中間環節,另一方面也幫助消費者更便捷的深入產品源頭,了解生產細節,提升信任度,降低加價率。同時,網紅經濟還催生了商品 C2M 模式的快速發展,網紅們基于直播等收集的消費需求信息,可以幫助廠商及時了解終端需求變化,精準研發設計商品,按需生產,有效提升整個產業鏈的效率。
隨著網紅經濟的發展,傳統零售和新式電商不斷融合、進化,通過縮短鏈條、提升效率、重構生態等途徑開始了對新零售行業的深度變革……
來源:泰一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