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8-04 15:16
三季度重要經濟數據預測
1
PMI將在50.0~51.0之間浮動
2
實際GDP增長將超6.0%
3
國內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將超過7.0%
4
出口同比增長10.0%
5
購買者價格指數和PPI的同比增長放緩
未來,我們預計中國政府將繼續為經濟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會議提出,中國政府將精準實施宏觀政策,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不急轉彎。積極的財政政策要落實落細,發揮對優化經濟結構的撬動作用。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強化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支持。例如,中國人民銀行于 7 月 15 日下調所有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我們相信,這些政策將有助于推動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
隨著新冠疫情的緩解和發達經濟體重啟的趨勢下,中國經濟,尤其是制造業,正持續復蘇。在未來幾個月,中國的工業生產將進一步擴大。總體而言,我們預計 2021 年三季度總體 PMI 將在 51.0 左右波動,工業生產同比增長將超過 7.0%。
由于去年同期基數較低,我們預計中國今年三季度的實際 GDP將同比增長 6.0%。
中國制造業生產和經濟活動穩定增長
中國制造業PMI由四月份的51.1微降至五月份的51.0,進而降至六月份的50.9。總體而言,近幾個月中國總體PMI一直在51.0左右波動,表明二季度制造業發展穩定。
四至六月的生產指數表現強勁,說明近幾個月制造業生產處于穩定擴張狀態。這一擴張狀態由總體新訂單量支撐。四至六月新訂單指數在51.3~52.0區間運行,表明近期市場整體需求穩步回升。
近期工業品價格持續上漲但增速放緩。出廠價格指數由五月份的60.6回落至六月份的51.4。近期產品出廠價格漲幅放緩,部分原因是近期原材料價格漲幅較小。購進價格指數從五月份的 72.8 跌至六月份的 61.2。
下表顯示了分項指數對總體 PMI 變化的貢獻。二季度總體PMI上升主要是由于生產指數(占總體PMI比重25%)和新訂單指數(占總體PMI比重 30%)上升。12個分項指數(即不包括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中,近三個月生產、新訂單、購進價格、出廠價格,以及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均處于擴張區間。同期,積壓訂單、產成品庫存、原材料庫存、從業人員指數均處于收縮區間。
總體PMI, 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
數據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
利豐研究中心整理
總體PMI和分項指數, 2005年1月至2021年6月
數據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
利豐研究中心整理
總體 PMI 和分項指數, 2021年4至6月
數據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
利豐研究中心整理
通過PMI反映不同規模企業的表現
大中型企業持續擴張
四至六月,大型企業PMI保持在51.7~51.8的高位窄幅區間,表明大型企業規模持續持續擴張。中型企業PMI從四月的50.3升至五月的51.1后,六月回落至50.8,表明近期中型企業擴張速度放緩。
小型企業顯頹勢
小型企業PMI從四月的50.8回落至五月的48.8,進而六月回升至49.1。小型企業PMI自五月以來一直處于枯榮線下方,表明近期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
大中小型企業PMI, 2021年4~6月
數據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
利豐研究中心整理
通過PMI解讀制造業生產
制造業生產持續穩步擴張
生產指數從四月份的 52.2 上升到五月份的 52.7,之后在六月份下降至51.9。該指數一直保持在 52.0左右的高位區間,表明制造業生產穩定擴張。
新訂單增長助力制造業生產擴張
截至六月,產成品庫存指數已連續 99 個月處于收縮區間,因此今年二季度的產出增長主要受新訂單增長而非補庫存活動的推動。然而,當制造商庫存耗盡或重拾補貨信心時,產量可能會錄得強勁增長。
生產指數, 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
數據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
利豐研究中心整理
三季度制造業生產將保持高增長
鑒于整體需求改善,預計 2021 年三季度中國的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將超過7.0%。盡管如此,中國制造商面臨的挑戰包括中美之間持續的貿易摩擦,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部分地區的電力短缺,以及政府減少工業碳排放的堅定決心。
通過PMI分析市場總體需求
市場總體需求穩步增長
四至六月,新訂單指數保持在50以上,并在51.3~52.0窄幅區間波動,表明近期市場整體需求穩步回升。
同時,新出口訂單指數從四月份的50.4下降到五月份的48.3,六月份進一步跌至一年新低48.1,表明近期新出口訂單有所下降。
新訂單指數和新出口訂單指數走勢關系(2005年1月至2020年12月)
數據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
利豐研究中心整理
新訂單指數和新出口訂單指數關系(2005年1月至2021年3月)
數據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
利豐研究中心整理
外需持續復蘇有利于三季度出口
下表顯示了新出口訂單指數與中國出口同比增長率的關系圖。從圖表11可以看出,新出口訂單指數與外部經濟體,尤其是發達經濟體的相關性很強。2021年二季度經合組織綜合領先指標繼續回升,表明中國出口的外部需求持續復蘇。總而言之,我們預計 2021 年三季度中國出口將增長10.0%。
新出口訂單指數和出口增長,2016年7月至2021年6月
數據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
利豐研究中心整理
通過PMI解讀制造業就業情況
從業人員指數企穩表明制造業就業形勢穩定
四月份從業人員指數為 49.6,五月份為 48.9,六月份為 49.2。該指數穩定在49.0附近,表明過去幾個月制造業就業形勢穩定。
2016年4月至2021年3月間,月度PMI和GDP增長走勢的關系
數據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
利豐研究中心整理
中國制造業的就業十分依賴出口部門。圖表 19 和 20 顯示了就業狀況隨制造業和整體經濟變化的程度。鑒于出口部門和整體經濟的持續增長,我們預計三季度制造業的就業形勢將保持穩定。
從業人員指數和新出口訂單指數,2005年1月至2021年6月
數據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
利豐研究中心整理
從業人員指數和實際GDP增長,2016年7月至2021年6月
數據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
利豐研究中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