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3-28 17:08
注:本文由中國百貨商業協會譯自NRF.com,原文標題為“A look at the 2022 Top 50 Global Retailers”。文章主要對全球十大零售商的基本情況和發展策略進行了闡述。文章中提到的聚焦區域、全渠道策略、便利為王等,對中國市場也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一、榜單編制背景
NRF(美國國家零售聯盟)2022年全球零售商50強是NRF的年度展望,由凱度零售(Kantar Retail)編制,數據是根據2021年的運營情況,評選出50家最具影響力的國際零售商。
與2020年一樣,疫情在2021年挑戰了全球零售業。而且,就像在2020年一樣,全球零售業隨著適應購物者需求和渠道的變化而創造了更多的收入和利潤。
當商場重新開放時,服裝銷售出現反彈,并隨著購物者被壓抑的需求而蓬勃發展。但依賴進口的零售商很難達到2020年的經營業績。食品零售業不僅容易受到物流放緩的影響,而且容易受到塑料和鋁等包裝材料短缺的影響。2021年,大多數國家的勞動力短缺加劇,這限制了許多零售商維持較長的營業時間,也影響了他們提供服務的能力。
凱度(Kantar)與NRF合作,制作了全球50大零售商排名,旨在最大限度地進行行業交流、討論和借鑒。
匯率和國內市場優勢使得對在多個國家/地區運營的零售商進行任何比較都變得困難。為了盡量減少這些影響,Kantar的零售商數據庫中以零售商的當地貨幣表示,并將該貨幣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費率數據轉換為美元。
Kantar的排名方法,是根據零售商的國內和國際零售收入計算積分。并且要獲得排名資格,零售商需要在至少三個國家進行直接投資。
二、全球零售十強
全球零售商十強排名
排名 | 零售商 | 所在國家 | 主要業務范圍 | 公司營收 |
1 | Walmart沃爾瑪 | 美國 | 綜合零售 大賣場 | $538.15 |
2 | Amazon.com亞馬遜 | 美國 | 電商 | $330.20 |
3 | Schwarz Group施瓦茨集團 | 德國 | 折扣店 | $158.58 |
4 | Aldi阿爾迪 | 德國 | 折扣店 | $134.67 |
5 | Costco開市客 | 美國 | 會員店 | $187.16 |
6 | Ahold Delhaize阿霍德 | 荷蘭 | 食品雜貨 | $93.20 |
7 | Carrefour家樂福 | 法國 | 綜合零售 大賣場 | $105.42 |
8 | IKEA宜家 | 瑞典 | 家居 | $52.21 |
9 | Seven & I 7&I控股 | 日本 | 便利店 | $97.08 |
10 | The Home Depot家得寶 | 美國 | DIY自助工具 | $142.27 |
1.沃爾瑪Walmart
沃爾瑪從疲軟的國際市場(最近的一次是南非)撤資,但是以更強大的全渠道業務和店內服務彌補了損失。利用其物流優勢,它現在為購物者提供了跨平臺的購買方式。這吸引了那些通常在亞馬遜購物的高收入消費者。沃爾瑪一直致力于通過超值定價的互聯網接入和新的金融項目,擴大美國和墨西哥低收入群體的在線購物渠道。
2.亞馬遜Amazon.com
亞馬遜繼續從其美國和歐盟各個國家獲得強勁的收入增長,同時它還進軍拉丁美洲和亞洲的新市場。它還一直在迅速擴大其內部物流,以滿足購物者對快速和可預測履約的期望。其 AWS云集團持續強勁的業績為它的資本市場和現金流提供了強大基礎,擴展新的產品和服務。亞馬遜還通過其新的亞馬遜鮮食(Amazon Fresh)品牌以及現有的亞馬遜無人店(Amazon Go)來擴大其實體店網絡,這兩個實體品牌都使用了它的非接觸式非停留支付系統(Just Walk Out)。
3.施瓦茨集團Schwarz Group
通過其旗下Lidl和Kaufland兩個品牌,德國施瓦茨集團保持了其作為歐洲最大零售商和世界第四大零售商的地位。作為一家私營公司,它能夠應對為商店增長提供資金的挑戰,同時確保在西歐市場持續進行商店改造。與此同時,它追求更大的在線滲透率和履約能力。美國的增長已經悄然重啟,以小型業態的形式出現,這些業態似乎在東部的幾個洲表現良好。
4.阿爾迪Aldi
阿爾迪Aldi加大了店內購物體驗和在線渠道投資,取得了良好的回報,支持了所有市場的持續增長。作為美國增長最快的零售商之一,Aldi加速了在新地區拓展新店的節奏。作為中歐地區最強大的零售商,它受益于穩定的經濟,相對抵消了疫情的影響。Aldi一直在悄悄地尋找可以擴張的新市場,包括中國。該公司繼續將其全球采購、國際物流和電子商務運營整合到高度標準化的管理模型中。
5. 開市客Costco
全球的中產階級購物者在Costco的模式中發現了價值,這推動了它在所有市場的增長。該零售商的高會員保留率創造了穩定的資金儲備,以此零售商開設新倉庫,并擴展到電子商務。Costco現在還是加拿大的第二大零售商,并繼續在歐洲和亞太地區擴張,以獨特的產品和體驗成為當地穩定市場的攪局者。其較少的SKU數量和替代性強的產品在緊張的國際庫存環境中相對有利。Costco還投資改善服務,以創造會員價值。
6. 阿霍德·德爾海茲Ahold Delhaize
荷蘭的Ahold和比利時的Delhaize在2021年表現強勁(在公司層面,二者于2016年合并,合并后公司名為Ahold Delhaize),作為美國的一家大型零售商,2021年改造了門店,更新了電子商務網站,并在美國東海岸擁有新的履約能力。它通過改善的購物體驗,更強大的顧客信息傳遞和更好的集成化忠誠度管理程序,在美國和歐洲重新建立了價值標桿地位。歐洲的Ahold Delhaize繼續發展一流的小型食品超市,采取有效的不動產戰略。在美國和歐洲這兩個市場,增長主要來源于在線渠道。在印度尼西亞建立的合資企業在2022年顯示出新的增長趨勢。
7. 家樂福Carrefour
家樂福在巴西和阿根廷的增長好于預期。該零售商的現購自運模式(cash-and-carry)"atacado"仍然是其在這些市場中最大的增長引擎。它收購了之前沃爾瑪公司所擁有的Advent International,擴大了其在巴西主要地區的定位。然而,它試圖收購Grupo P?o de A?úcar的嘗試失敗了,這家公司擁有巴西近60%的零售市場。其歐洲業務表現良好,幾乎所有的收入增長都來自在線渠道,銷量的大部分份額來自小型便利食品商店。
8. 宜家Ikea
2021年,宜家在所有市場重新開放,為在強勁的住房市場中尋找家居用品的購物者提供服務。然而,宜家的模式是依賴國際物流將專門設計的產品從制造端運送到商店,在物流受限的情況下,這一模式限制了它的增長。盡管商店缺貨,并且為了支付新的供應鏈成本而提高了價格,但宜家仍然是人們搬入新房屋后的第一選擇的零售商。該零售商現在開始擴展到拉丁美洲,在墨西哥和智利開設了新店。
9. 7和I集團 Seven & I
Seven & I首次進入國際零售商前10名,它在19個國家直接經營或特許經營79,000家商店,其中大多數是7-Eleven便利店。它還在亞洲經營一系列超市、百貨商店和小雜貨店。其美國業務隨著收購Speedway加油店連鎖便利店而變得更大。隨著目前在美國推出新的“7Now”概念,線上的銷售額有所增加。其自有品牌計劃繼續擴展到新產品線,包括膳食解決方案和化妝品。
10. 家得寶The Home Depot
家得寶是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最大的家居零售商。該零售商在2020年快速增長,2021年的增長更是達到兩位數。上述三個國家的住房市場都推動了企業發展,因為消費者在屋內和屋外都在改善了他們的住房條件。家得寶能夠抓住更多關鍵的專業(承包商)細分市場,推動該渠道的收入增長。其持續在電子商務、與商店的全渠道集成和履約方面的長期投資,使它得到了回報。
三、如何獲得增長
優秀的零售商都在探索更具創新性的作法,探索新的商業模式,使其在未來更具競爭力。以下是一些創新思想和作法。
1.便利為王
在前50名名單上剩余的40家零售商中,由于購物者尋求更輕松的訪問和追求高價值,很多排名發生了改變。其中包括中國的連鎖店屈臣氏(A.S. Watson)、中國香港的牛奶公司(Dairy Farm)、日本的全家使得店(Family Mart)和加拿大的Couche-Tard(一般是Circle K旗下)。所有這些都是有機增長或通過收購的方式增長的。
樂購(Tesco)、歐尚(Auchan)、卡西諾(Casino)和Spar國際(Spar International)的小型生鮮食品超市模式在多個零售市場表現良好,他們都將繼續在現有市場開設新店。哥倫比亞的Jerónimo Martins Ara以及美國的均價連鎖店達樂(Dollar General)和美元樹(Dollar Tree)等折扣店的銷售額和商店數量也在繼續增長。
2.全渠道策略
堅守市場的零售商,包括沃博聯 (Walgreens Boots Alliance美國大型藥妝連鎖),Rewe(德國超市公司)和日本的永旺(Aeon),以及服裝零售商訊銷零售(Fast Retailing優衣庫的母公司),都在他們競爭的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每個企業都找到了新的方法來吸引購物者使用新的全渠道解決方案,特別是利用智能手機的渠道。
卡西諾(Casino,法國零售商)、麥德龍(Metro AG德國零售商)和法拉貝拉(Falabella 智利零售商)在全渠道以及跨集團的服務和履約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與此同時,這些零售商正在重新評估每個市場,以制定其2022年的投資策略。
騰訊沒有自己的零售部門,但支持其他行業,包括零售合作伙伴京東(JD.com)和沃爾瑪,以及中國市場社交媒體上的數千家小型創業公司。樂天(Rakuten)、美客多(Mercado Libre 拉美地區的知名電商平臺)和eBay都在不斷創新,以遠遠超出其最初的商業模式,開展新的零售業務,進入新的國際市場。這些跨渠道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作法,也讓所在的市場變得更加復雜。
3.聚焦區域市場
幾家區域零售商以其卓越的運營而聞名,包括家裝公司勞氏(Lowe's)、安達屋集團(Adeo Group)和翠豐(Kingfisher)。像Ceconomy(Media Markt/Saturn的所有者)、百思買(Best Buy)和Euronics(歐洲最大的電子產品零售商之一)這樣的專業線上平臺繼續在這個艱難的市場渠道中成功運營,該渠道直接與本地和全球的公司競爭。
所有國家的百貨連鎖店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疫情的影響。隨著零售商對購物者的近距離和便利性的需求做出回應,大賣場(hypermart)渠道也停止了增長。在某些市場中,這類零售商已被“現購自運”(cash-and-carry)概念取代。
展望2022年及以后,對線下商店的投資顯然將隨著大量改造和部分新店開業而回歸。智能貨架和無接觸購特等店內數字解決方案預計將成為主要的競爭優勢。全渠道正在擴展到低收入群體,這可能改變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游戲規則。在人員配備有限的情況下,更多地使用小型自動駕駛汽車來實現城市和校園的履約已經很明顯。明年的評估將更多地著眼于新模式如何滿足不斷變化的購物者需求以及全球采購戰略的成功運作。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