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07-25 17:17
近日,由中國百貨商業協會主辦、銀聯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特別支持的“《2022-23中國奧特萊斯行業白皮書》發布會”在上海召開。白皮書是中國百貨商業協會奧特萊斯產業發展工作委員會連續第3年發布。歷年的白皮書在洞察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行業機遇與挑戰、前瞻行業發展趨勢等方面,為行業帶來新的啟示和思考。
今年的白皮書,除了對發展現狀進行深入分析外,還剖析了行業現存的主要問題、闡述了國際發展經驗的借鑒、展望了行業發展的五大趨勢等內容。
本文為白皮書的部分節選——奧萊市場國際借鑒。
與其它業態對比看,奧萊是典型的泊來品,名稱即為Outlet的直譯,在建筑規劃、經營模式、品類組織等方面也是深度學習國外模式。相比歐美40-50年的發展歷史,中國奧萊只有短短的20幾年。因此,了解國際先進奧萊的發展經驗,對于促進我國奧萊產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5個方面。
1、 經濟發展是前提條件
任何零售業態的產生、發展都是宏觀經濟發展的結果,是經濟規律起作用的表現。例如百貨最早起源于19世紀50年代前后的法國,當時興起于歐洲工業革命極大促進生產,城市人口增加,人們的生活空前豐富,品質消費需求快速提升,在此背景下,百貨業在追求時尚浪漫的法國產生。超市則起源于1916年的美國,當時的美國市場日用消費品極大豐富,更方便更直接的售賣方式:開架售貨、顧客自選,應用而生。
奧萊同樣如此。在經濟由快速增長轉向成熟或穩定階段時,出現大量消費需求。一是經濟發展后的消費者特別是中產階級,品牌意識提升,看重大品牌;二是經濟增速減緩,對收入預期減弱,對支出要精打細算。這是奧萊的消費特點:大品牌、小價格。
奧特萊斯源于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初期是工廠直銷店(Factory Outlet)形式,80年代中后期形成當代奧萊的雛形。在1960-1970、1970-1980兩個十年間,美國名義GDP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達7.1%、10.3%,就業率顯著增加,人均收入快速增長,中產階級數量明顯增多。在1983年,美國經濟迎來增長的高峰,此后是歷時13年的滯脹。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奧特萊斯業態應運而生,并快速發展。
日本奧萊起步于1993年,第一家店是位于埼玉縣富士見野市的利茲木奧萊。2000年7月日本最大的奧萊項目——御殿場開業。目前日本共有37家奧萊,三菱地產和三井是主要運營商。從大的經濟背景看,日本此時的經濟形式與美國80年代的情況類似,經濟由快速增長轉向平穩甚至出現下降。
圖9:1953-2002日本GDP增長率波動曲線
數據來源: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根據公開數據整理
中國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騰飛,之后增長有所減緩,由于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活力,隨后經濟增長又達到一個新的頂點。因此,中國的奧萊業態顯示出比歐美更強的生命力,從規模數量上看,大大超過歐美日等市場。從發展生態上看,由品牌商、開發商、投資商和運營商組成的產業生態已經基本形成。
數據來源: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根據公開數據整理
歐美和日本的奧萊項目,除了自身商品性價比高、運營水平較強外,借助游客購物成為項目增長的一個重要抓手,大部分奧萊項目建設在周邊旅游資源豐富、交通十分便利的位置。奧萊項目與旅游景點共享客戶,來自都市的顧客,在購物的同時,也是一次身心放松的旅程。在疫情前,中國游客為這些奧萊的銷售做出很大的貢獻。
比如號稱風景最美的美國西部奧特萊斯的洛杉磯棕櫚泉DesertHills Premium Outlets(如下圖)、常年游客不斷的拉斯維加斯Las VegasPremium Outlets。
圖片來源:DesertHills Premium Outlets官網
日本的沖繩奧特萊斯購物城Ashibinaa,地處度假圣地沖繩島;2000年開業的御殿場奧特萊斯(如下圖)則地處東京、富士山和箱根旅游核心地帶。日本最大的奧萊項目——埼玉縣深谷花園奧萊,雖僅有2%的奢侈品牌占比,但項目提出以“區域共生”的概念,與當地農業和旅游業的發展有效結合,2022年底開業后預計每年吸引650萬人次客流。
圖片來源:御殿場奧特萊斯官網
歐洲奧特萊斯與旅游的融合更加深入,大多建立在旅游度假勝地附近,比如Value Retail的歐洲9大購物村和McArthurGlen在歐洲的24家奧萊,充分利用項目當地優美的自然景觀,將購物與休閑觀光完美結合。
中國市場,奧萊項目對游客也是充分重視,如八達嶺奧萊毗鄰知名景區八達嶺長城、王府井奧萊滇池小鎮靠近云南旅游打卡地滇池、比斯特上海購物村建設在迪斯尼樂園旁邊。正在建設的北京副中心奧萊與與環球影城僅一路之隔。
有的奧萊項目雖沒有知名的旅游資源,但提出文商旅結合、微度假等概念,通過打造舒適的購物環境和多元消費體驗,讓消費者有休閑度假的感受。
疫情三年,零售各個業態受到不同程度影響,但奧萊業態是表現最好的,很多項目在2020和2021年逆勢增長。雖然2022年總體有所調整,但業績也明顯優于其它業態。這源于奧萊的抗周期性,在經濟和零售市場下滑時,能夠保持相對穩定。
圖11:2020-2022主要零售業態增長情況
抗周期性的原因是消費群體的支撐。總體上,中產階級是奧萊發展的基礎,他們收入較高,更關注品牌和質量;中產規模越大,奧萊發展越有前景。特別是消費者對名品消費的追求,在經濟增長時,低層消費群體上移,在奧萊進行消費。在經濟下行時,部分高層消費群體下移,在奧萊進行消費。同時,在奧萊消費一般有較強的目的性,奧萊商品的性價比較高、奧萊具有豐富的品牌組合,這些也使得這一業態具有較強的聚客能力。
美國自從70年代奧萊出現,經濟起起伏伏,零售業也是不斷有收購兼并、破產重組的案例,但奧萊始終保持增長,穩定發展。日本的奧萊在20世紀90年初開始起步到現在,正是經濟學家對日本經濟所描述的“失去的30年”期間,但奧萊依然憑借高性價比,在零售市場擁有穩固的地位。
大型商業的運營需要成熟、健全的生態體系,其中商業運營商、地產開發商、資本投資商、品牌商是生態的核心組成部分。這一生態隨著經濟發展和消費者接受程度的加深逐步演化而形成。
奧萊在美國產生的第一個階段,是20世紀70年代的工廠直銷階段,這一時期主要是品牌商參與,他們把倉庫積壓的貨品以極低的價格在工廠倉庫里直接銷售,因此初期得名工廠直銷店(Factory Outlet)。到了80年代后期,為了方便顧客,廠家們集中到一起開設直銷店,形成直銷中心(outlet center),誕生了奧特萊斯的雛形。90年代末出現了奧萊的專業運營商,主導奧特萊斯的運營。2000年之后,由投資商、地產商、大型奧特萊斯品牌運營商形成三位一體的商業集團,資本的力量發揮更大的作用,包括發行REITs,實現商業地產的盤活與流轉。在這一過程中,大集團逐步形成,如通過并購形成的大型集團,如西蒙地產占據了美國約70%的奧特萊斯商業。在歐洲和日本市場,集中化程度更高一些。
表4:美國部分零售地產REITS發展特點
中國第一家奧萊——燕莎奧萊的產生,是由具有品牌資源的商業運營商發起,并取得巨大成功。后期大型商業集團(如百聯、王府井)、專業奧萊運營商、商業地產商紛紛進入,進而與資本開始結合,形成產業生態。如砂之船REITs于2018年登陸新加坡交易所,當時募集金額約20億元人民幣。近期隨著商業地產REITs的放開,將有越來越多項目上得到資本的助力。
奧萊在70年代的美國產生,根本動力是品牌商面臨庫存壓力,采取消化庫存的行為。從目前的市場來看,這一動力不僅仍然存在,而且還在增強。因為隨著市場的擴大,知名品牌的數量在不斷增加,商品的產量也大幅提升,盡管企業普遍采用數字化等手段進行生產管理,但由于市場的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企業的生產預期和實際銷量不能總是完全相符,且大部分情況下是生產過剩,由此產生庫存周轉減緩、現金流回款變慢的問題,去庫存成為必然選擇。
下圖為2012-2019年Prada和Salvatore Ferragamo的庫存周轉天數變化,都呈現明顯增加的趨勢。疫情三年,由于商場閉店、出行受限等原因,奢侈品的周轉天數必然進一步增加。
數據來源:睿意德
近些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國際知名品牌紛紛進入國內市場,同時國潮國貨也在快速興起,他們不同程度地面臨庫存和周轉的問題,這為奧萊的發展提供了商品基礎。
(點擊圖片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