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4-18 14:34
3月27日,由中國百貨商業協會主辦的“第21屆中國百貨零售業年會暨商業創新峰會”在上海舉辦,會議匯聚行業權威專家和企業精英,傳遞權威政策解讀,研判未來發展態勢,互鑒優秀實踐經驗,已成為中國零售業最具權威性、影響力、號召力的品牌活動之一。會上,銀泰商業集團董事長陳曉東先生以“時間之矢,消費的變化和零售的未來”為主題,對百貨行業的發展現狀和前景進行了深入剖析。
以下為演講摘要:
我們從時間說起,零售行業經過了很多變化,大家現在看到很多新的現象。零售這個行業為什么這么辛苦?有三個原因,商業地產超供、品牌集中、消費者注意力分散,還有消費者信心減弱。大家很清楚這個行業出現了什么問題,同時更要深究這些問題后面的深層次原因。
核心是消費者變了,我們要擁抱年輕人。舉個例子,95后、00后年輕人手機上用得最多的APP,我們知道的很少。跟年輕人之間我們不是存在代溝,而是根本就是兩個物種。還有像“蝦系男”、“電音朵拉”、“搭子文化”等這些網絡詞匯我們大都不明白意思,大家同樣說的是中文,但是已經沒法溝通了,所以我們的客戶變了。
面對年輕的消費者,我們前進的路徑要有一個跨越。原來很多時候我們努力做電算化,其實不對的,這個東西往前走是一個數字化的過程。而且數字化是全面的,再往前走就是云架構了,云音樂、云酒店、云廠商,銀泰百貨前幾年已經全面架構在云上。組織上要形成網狀的結構,如果只是把公司全面數字化,搬到云上,但是組織沒有跟著改變其實也不會達到最高的生產效率。
我們現在做數字化千萬不要把傳統的商業、傳統的產業、傳統的酒店里面所有的要素全部都數字化,不需要。而是要看本質,看到本質的生產資料是什么?生產力和生產要素是什么?把它從原來的業務里面解構出來以后,利用數字化再耦合到一塊去,所以這是一個重構的過程。
數字化千萬不理解成就是搞了一個APP、小程序、直播,這不叫數字化。數字化是從底層的重構,如果只是開了一個APP,只是在線上賣點商品,那叫數字化渠道生意,不是數字化。數字化一定是從底層邏輯上的重構,重構完了以后是什么樣子?各有各的解讀,核心的部分包括:商品,是最主要的生產資料,應該被數字化;渠道,與顧客接觸的端口,應該被數字化;組織,要形成網狀結構,要被數字化,因為原來的豎形結構指揮不了全數字化的業務體。
以訂單履約為例,作為一個簡單的渠道電商,沒有生意時著急,生意多了也著急如何出貨的問題。從底層完全設計好以后,在電倉一體的情況下,銀泰百貨現在能夠應付一天發出超過40萬單的貨品,24小時發貨及時率超過99%,這個唯有從底層把整個的架構都數字化了以后,才有機會做到這一點。
云商場長什么樣?這里面重要的是要把架構設計清楚。每一個企業至少是要從第三層,所謂的操作系統開始思考,因為下面兩層是有社會化的提供,比如說支付系統,很多公司都以社會化的方式在提供這些服務。基礎物流系統、干線物流系統也已經有很多公司在提供服務。從操作系統往上就要自己認真考慮了,沒有這個操作系統,是應付不了未來大規模的數字化運作的。這個操作系統是自己設計一套,還是去在外面找成熟的系統合作開發一套,總之要有一個計劃。這個系統之上是數據中臺,沒有底層的操作系統,數據中臺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數據中臺之上才是業務中臺,業務中臺之上支持一個端、八個端、六十個端都沒有問題,這個是“一云多端”。
數字化的過程中,是用簡單可重復的方式創造量級顧客價值。這個價值里面除了功能價值,還有情緒價值。每個行業、每個企業里面都有黑盒子,這邊輸入那邊輸出,中間發生了什么我們是比較模糊的。在商業領域,轉化率就是一個黑盒子,轉化率原來是一個詞,是被用來乘流量、單價的。轉化率可以被打開,原來在沒有數字化的情況下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今天通過感知設備全部拆分,而且分項的進行指導,使得我們的業務能夠持續穩定增長。
我們不強調自己小而美,也不強調能做到多大多強。如果你規模很大,但是你比較優勢不強,沒有護城河,其實是很脆弱的。同時,如果你說我特牛特好,但是就只有一件,那是古董文物,也很難被商業定價。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應該去努力思考具有一定規模的有護城河的東西,這個是大家共同面對的。傳統的商品供應鏈,出現了不同的渠道。從這條路走要交過路費,現在有人開辟了平行的渠道,原有渠道經營就越來越困難。
品牌一直在努力的找消費者,疫情使得這個過程加速了,顯性化了。消費者也從來沒有斷過念頭直接找生產廠商。移動互聯網的加速發展使得這個過程開始且不斷增強,圖中上下這兩條線不會再消失了,而是會越來越粗。怎么辦?一方面是做數字化,一方面做組織的網絡化,一定要把生產關系調節好。適應這個網絡組織,一定得把組織扁平化,縮小作戰單元把指揮權留給一線,“讓聽得見炮火的人做決策”,這樣才能有機會提升供應鏈效率。
銀泰商業集團正在成為一家大數據驅動的消費解決方案提供商。現在做了一些事情,在視覺感知上已經是全國領先的技術提供商。具體應用包括:商超智能防盜損、商場智慧客流、新商場商業操作系統(MOS)、百貨行業防飛單、商品數字化應用等。
中國經濟有廣闊的空間,行動是夢想的量子躍遷,大家一起努力,創造行業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