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7-22 14:09
數字化一直是零售企業的熱點話題和發展重點,但是這兩年對于數字化的討論和進展,實際上是相對沉悶和緩慢的,除了人工智能吸引了一些關注度,數字化遠不及當年O2O熱潮、疫情期間大建線上渠道來的猛烈。
數字化項目少了,數字化升級慢了,是什么原因?一是信息化相對成熟,該有的系統大都有了,只是好用不好用的問題;二是行業不景氣,企業預算不足,項目可上可不上的就不上了;三是老板對信息化和數字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理性更慎重了。
如何獲得老板的認可?我們對部分企業負責人進行了訪談,按重要程度,老板主要考慮以下六個因素:重要且緊急程度、成本支出規模、效率提升水平、團隊駕馭能力、供應商的可依賴度、同行的做法等。
1、重要且緊急嗎?
重要且緊急的程度決定了項目的優先級。有的系統很重要(如ERP),雖然也有很多小問題(如對線上支持弱),但還可以用,不是急于替換,就不更新替換了;有的看起來比較緊急,但不是很重要,如促銷期間臨時變價插件,也可能就不要這個功能了。只有非常重要且緊急的事項,才被老板放在最優先級,如收銀系統隨時存在可能宕機的風險、供應鏈管理系統訂貨功能紊亂……
2、支出大不大?
近幾年零售企業的凈利潤普遍下滑,并且對未來幾年的預期也比較保守,所以在預算管理上都比較嚴格。即使數字化項目重要且緊急,如果涉及金額過大,仍然會盡量拖一點時間。有些重要不緊急的、緊急不重要的…,如果是支出較小,也許還在考慮范圍;如果支出大,就不要談了。
3、能提高多少效率/收入/利潤?
投入產出的概念在老板的思維里已經根深蒂固,新上項目必須回答的問題是:能提升多少效率、帶來多少收入或利潤。有的乙方會說:我只收取系統方案帶來增量的一個比例,也就是按增量收費。這就要說服零售商老板,這個增量主要是由你的產品帶來的,但凡不能說服老板,就無法按增量收費。
4、團隊能駕馭嗎?
在協會的訪談調查中,老板們也非常關心:我把這個系統引進來了,我的員工能不能使用好,也就是把軟件工具變為自身的能力。其實這也是老板更理性的體現,即使是我們使用較為熟練的ERP系統,也有很多功能實際上沒有用起來,更不要說我們上線的線上工具,企業自己人用得起來很吃力,效果比較差。如果上了一個系統或方案,還需要服務商的持續運維服務,且產生更多的成本支出,這個就不用考慮了。
5、供應商靠譜嗎?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每兩年編制更新《零售IT服務商名錄》,2023年版本有120家左右,今年明顯減少了,很多乙方公司打電話已經聯系不到了或者業務轉型了,實際上也遺留了一些產品后續服務的問題。老板擔心的是,現在承諾的很好,將來服務跟不上,甚至沒幾年,企業都沒有了,花了人力物力投入的項目就打水漂了。
6、同行做得怎么樣?
有的老板明確提出:我們不做創新,哪家做得好,驗證成功了,做一個跟隨者就行了。所以在討論一個新方案時,老板一般都會問:有多少家上這個系統?和我們同樣規模的哪家在做?效果怎么樣?甚至會派IT人員上門學習考察。如果在已實施的企業中,沒有留下好的口碑,或者效果不佳,大概率前去學習的企業也不會上了。
數字化重不重要,關鍵在實效!協會每年召開零售業數字化年會,始終關注落地和實效,今年8月20-22日在鄂爾多斯舉辦。為減輕企業壓力,前50家報名的零售會員企業,免收會議費,且提供酒店住宿及會議用餐。